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新聞>圳見>

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是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

條評論立即評論

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是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現在,出門佩戴口罩、垃圾分類投放、保持社交距離、推廣分餐公筷、看病網上預約等,正在悄然成為良好社會風尚。這些健康文明的做法要推廣開來、堅持下去。”5月24日,在參加全國人大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發出倡導。

“現在,出門佩戴口罩、垃圾分類投放、保持社交距離、推廣分餐公筷、看病網上預約等,正在悄然成為良好社會風尚。這些健康文明的做法要推廣開來、堅持下去。”5月24日,在參加全國人大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發出倡導。

總書記倡導的這些良好生活習慣,事小意義大。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基礎條件。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在影響健康的因素中,有60%與生活方式和行為有直接關系,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讓人們身心健康。實踐也反復證明,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比任何藥品都更有效、更可靠。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也給公眾的生活觀念、衛生習慣和行為方式帶來了很大的變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你最大的改變是什么?中國青年報此前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8%的受訪者表示更加注重個人衛生。佩戴口罩、垃圾分類、分餐公筷等,不僅被證明是防控疫情行之有效的健康生活方式,而且成為人們表達友好善意的社會文明新風尚,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踐行。

良好社會風尚來之不易,不能讓其只是“疫”時之風。人類與病毒的殊死搏斗,其實也是同自身落后生活觀念、衛生習慣和行為方式的持續較量。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好習慣,不能隨著形勢向好而拋之腦后,而應順勢推廣開來、堅持下去。推動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常態化,本身也是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

培育弘揚良好社會風尚,筑牢公共衛生安全屏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卻是必須眼下就做且一定要做好的事。有數據顯示,我國居民健康素養平均值為14.18%,距離“健康中國行動”中30%的目標仍有很大差距。差距怎么補上?教化與法治并行。一方面,良好社會風尚是涵養出來的,當前,廣東正在開展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七大行動”,深圳市民文明素養提升“六大行動”也在全面推進,有利于健康文明生活觀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良好社會風尚也是“管”出來的。5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正式實施,深圳因此成為全國首個推動禁食野生動物立法的城市。加快推動文明行為立法,把拒絕濫食野味、推進垃圾分類等納入文明立法的內容,上升為制度規范,以制度的剛性約束來規范文明行為,必將推動良好社會風尚加速固化下來。

堅持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處處注意,時時堅持,自覺成為文明生活的倡導者、時代新風的傳播者。

■深圳特區報首席評論員 姚龍華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劉婷]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久久中文一二区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a∨在线 | 在线观看91免费精品国产拍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aⅴ在线播放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