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推遲兩個多月的2020“兩會時間”正式開啟。
今年的“兩會”有很多不一樣。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兩會”開會時間推遲,會期也適當縮短。會議期間將不邀請境外記者臨時來京采訪;各次全體會議作電視直播或網絡圖文直播;新聞發布會等采訪活動采用視頻方式進行;代表團不安排開放團組和集中采訪活動,等等。
這些不一樣是因時而變,但“兩會”將從人民中得來的信息和要求進行收集及整理,傳達給黨中央的功能沒變,“兩會”代表廣大選民利益的本質不變。
目前,以武漢為中心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下一階段如何做到常態化疫情防控不放松,同時從實際出發,推動公共衛生體系的完善,是這次“兩會”關注的焦點之一,而在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勢下,中國如何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抗疫也值得關注。
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較大沖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怎樣確定GDP增速,以及就業、收入、環保等方面作何安排,也是老百姓關心的問題。
另外,今年適逢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如何如期圓滿完成任務,是疫情帶來的“加試題”。同時,包括最近大家關心的民法典草案,以及面對疫情沖擊如何保障民生,推動市場復蘇和產業升級,還有如何應對日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等等,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今年的“兩會”對深圳而言也有很多不一樣。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作為經濟外向型城市和中國最大的移民城市,疫情對深圳的沖擊不言而喻。在四十周年的歷史節點,深圳如何在困境中奮起,如何變“兩難”為“兩全”,繼續在“雙區驅動”之下矢志前行,這是歷史交給深圳的考題。
一樣的是深圳“殺出一條血路”和“敢為天下先”的氣魄,是深圳一以貫之的對改革開放的體認與堅守。不管在什么時候,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改革和創新都是深圳的根與魂,在特區建立四十周年的歷史節點,深圳將以更大激情與擔當奮勇向前,穿越幽暗與險阻,走向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