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新聞>圳見>

評:深圳科技工作者百萬倍增長說明了什么?

條評論立即評論

評:深圳科技工作者百萬倍增長說明了什么?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過去是兩名技術員,現在是200萬大軍。40年間,深圳科技工作者的規模增長了100萬倍。驚人的數字,不僅僅是科技創新的生動縮影,更是先行示范的強大基石。

過去是兩名技術員,現在是200萬大軍。40年間,深圳科技工作者的規模增長了100萬倍。驚人的數字,不僅僅是科技創新的生動縮影,更是先行示范的強大基石。

跨越時空的對比,映射出我們這座城市的奮斗之路。兩個技術員的開篇,正是深圳城市起點的真實反映。一名拖拉機維修員,一名獸醫,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之時就是一個邊陲農業縣。200萬科技大軍的現在時,亮出深圳作為全球創新之都的底氣。按照常住人口數據推算,每7個深圳人就有一個從事科技活動。習近平總書記說,強起來靠創新,創新靠人才。200萬科技大軍的家底,便是深圳的信心所在。

百萬倍的增長,展現深圳作為科創中心的實力。

深圳科技工作者的成長曲線,和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保持一致。被總書記贊許為全國的一面旗幟,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實現了2.6萬億元的年產值,更是以企業為創新主體的出色實踐。而深圳創新密碼的“6個90%”,顯示出深圳強大的科技轉化能力,也讓科技工作者在國民經濟主戰場大展拳腳。

百萬倍的增長,展現深圳打造科學中心的潛力。

科技大軍的第一個百萬,深圳用了30年;第二個百萬,深圳用了10年。究其根源,在于深圳建立起完善的創新鏈,既在成果轉化環節做強了市場優勢,也在基礎研究的先天不足上補短發力。

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國家賦予深圳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任。這是第四個國家科學中心,表明國家層面對深圳過往成績的認可,也表明對深圳未來潛力的寄望。在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版圖上,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光明科學城、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相繼崛起,目標定位直指世界級。可以說,深圳不僅是企業家之城,也將是科學家之城。

百萬倍的增長,展現深圳建設科普樣板的努力。

200萬科技大軍,只是目前的數字,未來還將持續增長,而生力軍來自科普。習近平總書記說:“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就深圳而言,無論是科創中心,還是科學中心,做強做大科普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工作。

今年1月1日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科學技術普及條例》,明確提出打造科普專業人才隊伍,不僅設立城市科普傳播首席科學家,還將依托越來越壯大的科普教育基地,培育職業科普人。深圳的科技工作者大軍,兵種越來越豐富,陣容越來越強大。

(本報評論員 錢飛鳴)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鄭曉鵬]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亚洲欧美清纯另类日韩中文字 | 亚洲AV高清手机在线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免费看 |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 中文字暮人成乱码熟女 | 日韩亚洲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