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深圳新聞 > 圖片深圳 > 

解碼:4萬億級的牽手,深莞惠半小時高鐵來了

2020-05-13 14:35來源:南方網

經濟圈升級版

先行示范區牽引,深莞惠河汕謀求1+4>5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在這個特殊節點,回望那段崢嶸歲月會發現,這其實也是深莞惠河汕“分分合合”的過程。這五座城市曾經同屬惠陽地區,由于毗鄰香港,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風暴眼”。

41年前(1979年)的那個春天,南海邊的惠陽地區春潮奔涌。有一位老人畫了一個圈,惠陽地區的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從此宣告深圳建市。次年,深圳設立經濟特區。

那首家喻戶曉的經典歌曲《春天的故事》,唱的就是這段歷史。

此后的1988年,惠陽地區撤銷,分出惠州、東莞、河源、汕尾4個地級市。

五城“分家”后,雖命運各異,但經濟聯系并未中斷。相反,隨著改革開放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產業加速融合。


廈深高鐵連接深圳、惠州、汕尾等地。南方日報記者梁維春攝

2008年,《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出臺,深莞惠一體化(深莞惠經濟圈)隨后開啟。2014年,深莞惠經濟圈正式擴容,汕尾、河源“歸位”,進入“3+2”模式。這也是區劃調整30多年后,原惠陽地區所轄五城再集結。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采訪時表示,10多年來,深莞惠經濟圈的產業分工合作不斷深化、行政壁壘逐漸削弱。但也面臨一些深層次難題,需要省級層面統籌推動并做好頂層設計。

此次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制定深圳等五大都市圈發展規劃,預示著深莞惠河汕協同發展有望進入新階段。

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指導意見提出目標,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顯進展。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深莞惠河汕的合作也希望謀求“1+4>5”的效果。


莞惠城際的運營方便了兩地市民往來。南方日報記者梁維春攝(資料圖)

在陳鴻宇看來,從區域合作到一體化,再到同城化,是不斷升級的過程。都市圈本質上是要不斷謀求融合發展,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動一體化、同城化。深圳被中央委以重任,將實現更強勁的發展,外溢也將更加強大。深圳也有更大的責任和能力,輻射帶動東莞、惠州等地發展。

“在我國,長期以來的行政壁壘決定了區域合作的難度。都市圈建設就是要避免畫地為牢,應理順財稅分配、激勵等機制。”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毛艷華向南方日報、南方+記者表示,深莞惠產業配套好、交通發達、創新能力強、營商環境好,深圳都市圈規劃建設有助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深莞惠電子信息產業發達,且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緊密。南方日報記者梁維春攝(資料圖)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施冰冰]

新聞評論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观看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中文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 |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