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光村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4月14日訊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潘潤華 通訊員 李森)疫情期間扶貧工作“不打烊”。近日,在深圳扶貧隊伍的幫助下,汕尾陸豐市龍光村多條巷道換上“新裝”,曾經的爛泥路變成寬敞美觀的硬底化水泥路,極大方便了村民出入。
龍光村多條巷道換上了“新裝”。
據了解,龍光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2016年,深圳市建筑工務署(簡稱“市工務署”)駐村隊來到這里,當時龍光村744戶人家中有50戶是貧困戶。四年多過去,在市工務署的對口幫扶下,村里的貧困戶全都摘掉了“帽子”,村容村貌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產業扶貧——把村莊自然風光美景變現
作為龍光村最有“顏值”的一項產業,近日,龍湖樂園已重新恢復營業。老板張志峰是地道的當地人,一路見證村里的翻天覆地變化。
“變化太大了!”據介紹,市工務署進駐幫扶之后,他看到村里的光景一天天變化:從前發臭的池塘變得清澈;雜草叢生的荒地成了籃球場、健身路徑等休閑活動場所;村里還建起了“婦兒之家”,老人小孩悠然自在。
一批“造血式”項目,正釋放出龍光村發展的“源頭活水”
景色美了,村民的錢袋也鼓了!2019年,在市工務署駐村隊的幫助下,龍湖樂園一躍成為陸豐市“最出挑”的“弄潮兒”。作為融農家樂、休閑垂釣、自助燒烤等為一體的鄉村旅游休閑場所,龍湖樂園為村里提供了近40個就業崗位。
市工務署駐村干部劉俊表示,該項目投入了省市扶貧資金,每年將有8%的固定保本收益,可平均分配給除五保貧困戶外的全部貧困戶,確保貧困戶長效脫貧。此外,市工務署駐村隊引進外來投資建設扶貧苗圃產業,每年為村集體保底創收20萬元;改造廢棄市場,建成龍光綜合市場,吸納貧困戶就業,每年為村集體增收逾8萬元。
教育扶貧——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掉隊
近日,貧困戶陳木炎家來了兩個特殊的“小客人”——一臺華為平板電腦、一臺智能手機,這是市工務署駐村隊送來的云端課程“助手”。
駐村隊工作人員劉俊成功勸說“五保戶”女孩重返校園。
陳木炎不善言辭,提到市工務署,嘴里反復說的一個詞就是“感謝”。去年,他的大女兒陳小玲(化名)考上了汕頭職業技術學院,獲得了市工務署設立的“大學獎勵金”5000元。如今二女兒即將迎來高考,小兒子上初二,市工務署駐村隊一路相隨,配線上課程裝備,裝網絡、送網卡。“再窮也要讓孩子上學,希望他們懂得感恩。”在陳木炎為數不多的話里,這句講得最清晰有力。
疫情期間,市工務署駐村隊為龍光小學申請了專項防疫金,購置了智能手機、流量卡和學校防疫物資等,保障貧困家庭學生云端課堂“一個都不少、一個都不掉隊”的同時,為教師順利在線開課貼心護航?!拔覀凖埞庑W全體師生感謝他們?!睂τ谑泄帐鸺皶r而有力的支援,龍光小學校長李志方不無感激。計劃中,市工務署還將為龍光小學援建多功能教室,為龍光村孩子們的學習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黨建引領——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隊伍
李冠羽是龍光村村長,2019年4月份剛上任。作為龍光村土生土長的90后,他深切體會到近年來家鄉的可喜變化,村前屋后一條條道路在延伸,看不見的網絡“高速路”鏈接每家每戶,鄉賢回村投資建設旅游景點。他說,看到村子依托國家精準扶貧政策萌發了生機,內心特別激動,如今他已經成長為一名村干部,還光榮地成為了入黨積極分子,未來會堅定地帶領村民建設美麗家鄉,吸引更多同齡人回村就業、創業。
實際上,市工務署自進駐龍光村以來,一直注重以“黨建+”形式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對口幫扶隊伍。四年多的時間里,市工務署駐村隊在龍光村發展了2名黨員,2名入黨積極分子,其中3人成為了村干部,為村子持續注入“紅色”中堅力量;協助村“兩委”和村監委開展換屆選舉工作,選好“領頭雁”,配強“當家人”;采取“班子成員+貧困戶”“黨員致富能人+貧困戶”的“小分隊”模式,整合資源,增強幫扶實效。
據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工務署駐村隊帶領龍光村全體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制定科學抗疫指引,做好防護檢測,保障物資、關愛送到位,為全體村民扣上身心健康“雙保險”,持續守住“無疫村莊”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