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3月31日訊 (記者 潘寶儀)丹堤實驗學校與華南實驗學校異苔同岑,相聚“丹華”,以鄧杏梅老師與劉婉儀老師關于《樹和喜鵲》的同課異構為課例,開展了丹華跨校“以學為中心”的小學語文在線教學策略研討會。
在上課之前,鄧老師與劉老師都做了堅實的準備工作。課件里的配樂,要仔細甄選;課文里的朗讀,要反復錄制;如何圖文相形以達到動畫的效果。
在劉老師的課堂上,她帶來《樹和喜鵲》故事中主人公小喜鵲日記本獎勵讀書流利、情感充沛的孩子們。通過小喜鵲的日記,婉儀老師將課堂成功地轉接到課文的文本當中。進而有對文章中出現的事物、事物所具備的特點展開了細致而有趣的學習。期間,婉儀老師還化身小記者,用三段對于自己學生的采訪視頻,讓學生對于“孤單”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如果文章結構同時也可以用來形容課堂教學的話,那鄧老師的課堂就可以用“總—分”的模式來概括。她先用一首總結了文章大意,瑯瑯上口的兒歌打開課堂,再分點闡釋,娓娓道來。結合關鍵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杏梅老師穩扎穩打,在逐個攻破教學點之后,對學生的基礎做了進一步的夯實。
兩節課后,進入丹華探索“以學為中心”同課異構的小學語文在線教學策略研討會的環節。會議由丹堤實驗學校科研處主任陳嫣芹主持,龍華區小學語文教研員路成書,華南實驗學校副校長黃靜臆、課程中心主任孟越、小學語文科組眾教師與丹堤實驗學校校長張曉麗及小學語文科組眾教師參與了此次會議。
兩所學校的老師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華南實驗學校王璐老師認為兩位老師的教學評價用語與語音語調都非常親切,展現了我們語文課堂所特有的魅力;丹堤實驗學校的周君老師認為這兩節課,貴在得益、得趣與得法;而劉玉玲老師則道,上網課,重點一定要突出。“教研就是不怕失敗的,是拋出來敢于去嘗試的!”華南實驗學校副校長黃靜臆如是說。
最后,主持人陳嫣芹做了總結發言,她表示,這雖是丹堤實驗學校第四次的在線研討活動,卻是丹堤與華實第一次跨校在線聯合的教研活動。兩位青年教師,無論是其精美的課堂內容,還是典雅得體的教姿教態,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