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作后盾 戰疫義無反顧
——深圳科技戰疫進行時系列評論之四
科技有溫度,戰疫無后方。
在深圳科技戰疫的戰場上,我們不分前線與后方,守望相顧,守望相助,守望相護。對白衣天使,科研人員說:您守護患者,我們守護您!對值守一線的工作人員,科研人員說:你們保護轄區,我們保護您!
在本報今天刊發的“深圳科技戰疫進行時”系列報道之“溫度篇”中,我們讀到一系列生動的故事:
在電視上看到一線的醫護人員護目鏡上起了霧,嚴重影響工作,南方科技大學的科研人員緊急攻關,研制出護目鏡防霧酒精濕巾。用這種濕巾擦拭后,能在鏡片等表面形成一層持久的透明親水保護膜。然后,結合抗疫一線的實際需求,科研人員又在濕巾產品的基礎上,研發出噴劑產品。兩種產品在最短時間內先后送往深圳和湖北抗疫一線,成為了一線醫護人員的“神助攻”。
疫情發生后,一組醫護人員的特寫曾讓很多人心痛不已。畫面中,摘下護目鏡和口罩的醫護人員滿臉疲憊,臉上縱橫交錯著勒出的印痕,磨損嚴重的地方甚至滲出了血跡……深圳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的科研團隊將他們研發的新型創面修護及防護產品捐贈給武漢的數家醫院。這種敷料對人體安全、無毒副作用,噴敷后如同戴上“隱形保護膜”,可以一洗摘除;哈工大(深圳)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科研人員將課題組研發的苦參堿椰子油酸離子液體新材料,制備成消殺產品送往一線,為醫護人員的雙手提供溫和的“保護膜”,使其免受“酒精手”的困擾。
在深圳,這樣的科研人員,這樣的高科技產品,還有一長串的名單:從讓口罩實現循環使用的涂層和消毒機,到避免接觸感染、快速測量體溫的測溫儀……
還有一組數據能讓人深刻感知深圳科技創新的神速:南科大科研團隊研制出護目鏡防霧酒精濕巾,只用了短短3天時間;哈工大(深圳)科研團隊研制苦參堿椰子油酸離子液體新材料,1月28日開始行動,2月5日就將第一批消殺產品捐贈到多家醫院;深圳技術大學機器視覺研究所在18天內完成紅外熱像測溫儀的原理和方案設計、圖紙設計、物料采購以及裝置組裝等工作;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科研團隊圍繞護目鏡起霧的問題展開緊急攻關,很快就研發出具有醫用防護面罩、護目鏡等防霧功能的納米涂層……
戰疫迎考,深圳科技工作者臨危受命,不計得失,考出了實力,考出了擔當,考出了情懷與使命。這是深圳科技實力的最精彩呈現,厚積薄發又溫情暖人。
本報評論員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