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潘峰 通訊員 劉燕)他們在梅沙的街頭巷尾,從大年三十堅守至今;他們在大多數人宅家無聊時“逆向而行”;當大家都在比誰的步數最少時,他們每天的步數常常“霸屏”榜單……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無數人沖鋒在抗疫前線,在這些身影中,有一批身著紅色馬甲的梅沙工會人,他們默默扛起防控疫情一片天,讓奇跡和感動每天在梅沙上演。

大梅沙社區陳婷婷:
做疫情防控一線那顆最牢靠的“螺絲釘”
一臺機器中的螺絲釘看似微乎其微,但機器要運轉,它卻不可或缺。梅沙街道有著無數顆渺小又實在的“螺絲釘”,陳婷婷就是其中一顆平凡的“螺絲釘”。
社區是聯防聯控的主戰場。大梅沙社區工聯會主席陳婷婷每天負責梳理社區各項工作內容和動態,形成總結性材料上報黨辦及組織宣傳部門,同時協調30名下沉社區的機關人員及25名社區工作人員、11名網格員的工作分工,聯系53名卡點志愿者和股份公司人員,重點聯絡后勤保障物資供應及對接上級慰問。為三人小組、志愿者申領和分發口罩和防護用品,定期更換損壞的體溫槍、發放消毒用品及叮囑注意事項。在做好后勤的同時,她還特別注重收集各類物品使用后的反饋信息,主動解決存在的問題、協調補齊防疫物資缺口。陳婷婷表示,“不能讓一線的人員不安全,一定要保證入戶排查的同事防護做到位。”

小梅沙社區賀佳:
抵擋在疫情面前的“逆行者”
春節前夕,賀佳主動放棄休假,積極參與到社區的防疫防控工作中去。作為社區工聯會主席,她堅持帶頭站好第一班崗,大年初一一大早便來到社區值班,了解社區來深人員情況,帶著網格員一起下戶排查,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主動承擔起“社區三人組”排查信息和工作人員后勤保障工作,每天給工作站和衛生防疫人員安排就餐;協同社區工作人員上門或電話訪問社區高齡、獨居老人,詢問他們的近況。隨著防疫工作的不斷深入,賀佳積極組織社區黨員和工會志愿者參與到防疫防控服務中。
在賀佳的組織和號召下,梅沙街道首支抗疫宣傳志愿隊成立。20名志愿者每天在轄區5個防疫點開展防疫宣傳及勸導活動,督促居民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不聚集,勤洗手,出門佩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在小梅沙村村口右邊,經常可看到賀佳的身影,為出入小梅沙村居民測量體溫,提醒他們戴好口罩,呼吁盡量不出門。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賀佳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她說:“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讓紅色旗幟一直飄揚在小梅沙上空。”

濱海社區馮建:
沖在抗疫一線排查走訪的“把關者”
馮建是濱海社區的工聯會主席,他放棄了春節假期,主動加入“社區三人組”,每天帶領小組成員穿街走巷開展入戶排查,處理每個小組上報登記的人員信息,統計網格員傳來的疫情發生地籍人員名單,服務在冊人員。
在一次例行三人小組排查中,有一家四口的男主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為防止成為傳染源,馮建與小組其他成員被實施隔離。“說實話內心有過害怕,但每當穿上工會志愿者的紅馬甲,帶上黨徽的那一刻,我心中會總會涌現一股強大的力量。”馮建表示,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勇擔當,善作為、沖在前。“所幸經過兩次核酸檢測,并未感染。”馮建樸實地說道。

東海岸社區魏雪梅:
做梅沙疫情防控一線的硬核“守護者”
魏雪梅是東海岸社區工聯會主席,同時也是一名社區工作者,和其他千百位響應防疫工作號召的基層一線工作人員一樣,為了防止疫情蔓延,她選擇做一名防疫一線的“守護者”,帶領社區黨員和志愿者及時向居民普及疫情防治知識,積極配合、科學參與疫情防控,對居民存在的疑難困惑,耐心解釋,用實際行動為平安家園保駕護航。
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魏雪梅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用自已的辛勞和堅守、奉獻與汗水織就了抵御疫情的嚴密防線。“有困難找雪梅”成了東海岸社區物業群的一個共識。該社區共有5個物業,魏雪梅根據街道防控部署精神,因地制宜,讓各物業負責人有困難就找她,這讓各物業負責人在險要時刻有了堅強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