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深圳新聞 > 圖片深圳 > 

返深20天 深網記者跨越三區生活 記錄下自己的故事

2020-02-20 02:08來源:深圳新聞網

image.png

攝于2月19日上午7:40的地鐵3號線,人流量逐漸多了起來。

深圳新聞網2月19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邱曉潔)因工作需要,我在年初六的下午就自駕提前返深了。汽車到了村口,村里人上前詢問我們去哪,然后放了行。兩個半小時,經過龍崗服務區,小塞車,才知道服務區設置了體溫監測。執勤的工作人員給每車發一張宣傳單張,上面寫有疫情防控注意事項,然后給車上每個人進行體溫監測。大巴車則需要往另一邊停留,并且要求車上所有人員下車進行檢查。

坐標:龍華區觀瀾街道A小區

我住的是福田區政府分配在龍華區觀瀾街道的人才房。過去上下班的時候,我都是從小區后門來回,這次回來也不例外。后門的保安看到我提著行李,例行監測我的體溫情況,但他拿著的體溫槍不是對著額頭的,而是放在我的耳洞上監測。體測之后,他就拿起桌上的酒精消毒水擦拭體溫槍。當時雖然稍感不適,但也只能這樣了。傍晚六點多,小區管家在業主群通知后門出入口將定點臨時關閉,進出需走小區正門。緊接著,e巴士群通知2月份的車票全都取消并將停運,斷了我去上班最便捷的渠道。

業主群有業主擔心接觸耳朵測體溫會有交叉感染不安全,當了解到物資緊缺,物業買不到紅外線測溫計,便有業主主動站出來說自己家有,讓管家上門自取。感謝這位熱心的業主,為物業解決了一大難題。夜晚,沒聽到小區樓下阿姨們跳廣場舞的音響聲,也沒看到有人在舒適的小區休息區散步聊天。夜夜夜夜,也沒見過這樣的夜,怪寂靜的,怪不適應的。

image.png

攝于1月31日中午12:00 空蕩蕩的四號線地鐵站臺及車廂

第二天,也就是年初七,因為e巴士停運,我便全副武裝乘坐龍華的有軌電車輾轉去坐深圳最擠沒有之一的地鐵4號線。受疫情影響,深圳的公共交通運營時間都做了調整。龍華的有軌電車一小時一班,每趟到了清湖站,就會有消毒人員對電車上的每個角落進行消殺,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消毒水味道。消殺之后,會停留5分鐘才發車。而地鐵4號線,十年難得一見的冷清,空位很多,車到了深圳北站時,才有不少拖著行李箱的返深人員陸續進來。

image.png

司機對我說:從發車到終點站,只接了我一個乘客。

因為電車一小時一班實在太難等了,第二次我選擇在樓下乘坐E4到福田。公交車比地鐵更密閉些,所以乘客特別少。跟司機簡單聊了聊,得知E4目前改成半個小時一班車,并且每臺車每天只開一次,回到始發站點就會進行全車消毒殺菌,司機上崗前也會進行體溫監測等。我一人“承包”了E4,臨下車時,司機感慨道:“現在這道路啊,深圳幾十年來都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幾乎就沒車了都?!?/span>

image.png

小區管家天天在群里發各種通知,匯報小區防疫相關情況

其實早在1月23日,小區就開始在線上對業主展開了基本信息登記;1月31日增設了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2月3日物業在小區各出入口增加免洗抗菌洗手液;2月7日起每天在群里播報小區疫情情況;2月16日向我們發放消毒片......從最開始,小區物業就保持了較高的警惕性并不斷升級預防措施,對于小區業主們的需求和疑惑也盡可能及時出面回應。我認為我所居住的小區物業疫情防控工作是做得很盡心盡力了,在周邊環繞500米3個小區都發現確診病例的情況下,A小區每天的通報都讓業主們感到放心、安心。

image.png

跟同事上夜班,回到村口已經十一點多,仍然有執勤人員在崗

坐標:福田區沙頭街道B城中村

因為疫情期間的交通調整,每天龍華到福田上班極為不便,好心的同事便收留我在她那里留宿一段時間。她住在福田區B城中村里,上下班步行20分鐘就到,地鐵1個站,很是方便。剛入住的前兩天,我們都是走村里的小路回去,路口會有執勤人員進行登記和測體溫。兩天后,B村把多個路口封掉,只開放了一個路口,并且需要出示身份證及登記詳細的信息(姓名、身份證、居住地址等),也會詢問我幾號回深幾號上班等情況。我連著登記了兩天,村里執勤人員開始派發貼紙標簽,這也就意味著:你已經在這里登記過了,下次出入可憑借貼紙驗證身份。

在登記的時候,有個居民沒有給小孩戴口罩,工作人員一直叮囑她要照顧好小孩,并拿出社區發給自己的口罩送給她。每天上班外出時,也會有工作人員測體溫,疫情當前,任何細節都不應該放過。城中村和小區不太一樣,它地形復雜,人員流動大,防疫工作更為艱巨。所以雖然進出村變得繁瑣了,步行上下班時間增加了一倍,但村民們都很配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消毒通道”名聲鵲起的第二天,B村也設置了“消毒通道”。在官方權威告知居民“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的情況下,在各種醫療物資醫護用品緊缺的情況下,面對不得不外出的居民,“消毒通道”大概是當下最有可能為大家提供消毒途徑的方式了。我也穿行了“消毒通道”,每次穿行前,會把衣帽戴上,避免消毒噴霧接觸皮膚,又能讓衣服好好消個毒。經過“消毒通道”只需要幾秒鐘,暫且不評價其功能究竟是好是壞,但它確實能給我帶來某種心理上的安慰,并且我認為B村這種做事效率和初衷是值得肯定的。

image.png

很難遇見這樣的深圳,夜晚是這樣的冷清

在同事家住了一周,那段時間許多企業還未復工,所以我每天上下班目睹的深圳,是空幽幽的。白天上班,看車輛稀稀拉拉經過,隨意數了數,連著駛過了6輛公交車,多則有5個乘客,少則只有司機。夜晚回村,一路靜悄悄,只有1個安保人員待在地鐵出口旁,若不是他帽子上的熒光條,都很難發現他的存在。

image.png

image.png

龍崗這邊的執勤工作人員要求必須出示申報信息才給通行

坐標:龍崗區南灣街道C小區

后來我家人也返深了,我便不再麻煩同事,開始在家住。雖然遠了點,但上下班地鐵3號線直達,再步行個十來分鐘,還是比較方便的。

2月13日,年后第一次回龍崗,地鐵3號線已經坐滿了人。從地鐵出站后,發現回小區的小路都被封了,只開放了一個路口,在返家的路程中,我被不同關卡的工作人員測了5次體溫,出示了5次在“i深圳”平臺上的申報信息。而且各個關卡的工作人員相當盡責,會認真看我申報信息上填寫的住址,也會詢問我何時何地返深。

C小區也是很貼心,在門禁前和電梯口都放了紙巾供居民使用,就在前天,物業發了通知,通知住戶憑借相關證明辦理生活出入證及工作出入證,憑證外出。小區的保安盡管認識我,但也會嚴格要求我出示證件才肯放我通行。

寫在最后:

這一周,隨著返深人員、復工企業增多,深圳在逐漸恢復她的活力,這兩天乘坐公交或地鐵的時候,明顯感覺車流多了,人也多了。深圳的防疫工作執行更為細致了。2月16日,全市范圍內免費發放消毒片;2月17日,乘坐公交和地鐵,都需要掃碼登記,以便更好記錄乘客的行動軌跡。2月18日,福田區慈善會組織社會各界力量,發文通知將連續10天每天向福田區居民投放5萬只口罩,并免費郵寄到家。2月19日,我去福田瑋鵬花園采訪,進一步了解福田社區小區對居民的關懷及守護。

從1月30日返深至今,深圳疫情動態起起伏伏,我看到、聽到很多未返深或居家自主隔離的網友對深圳心懷猜測和擔憂。僅借此文記錄下本人真實的跨越三區的所見所聞,希望能告訴大家:不要擔心,不要恐慌,深圳挺好的。堅持做好自身防護,堅信一線防疫工作者為我們所付出的努力和決心,一起期待深圳再次容光煥發吧!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劉屹龍]

新聞評論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中文网 | 婷婷久久狠狠五月天 |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精品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永远在线 |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