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2月13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潘潤華 通訊員 劉靜靜)2月13日,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相關保障服務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疫情防控建設項目可先行使用土地,持續做好土地供應保障工作,提高疫情防控建設項目審批效率等措施,并暫停受理涉野生動物相關行政許可。據悉,該通知即日起生效至疫情結束。
疫情防控建設項目可先行使用土地
根據通知,疫情防控相關的醫療衛生設施和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等急需使用土地的,可按照搶險救災工程先行使用土地。使用單位應及時向轄區臨時用地管理部門備案,疫情結束后恢復原狀并交還原土地管理單位,不再辦理臨時用地審批手續、無需繳納臨時用地使用費。搶險救災臨時占用林地的,疫情結束后應當恢復林業生產條件,并交還原林地使用者,不再辦理用林審批手續。
以上按臨時用地先行使用的土地確需轉為建設用地以劃撥或協議方式供應的,須在工程建設期間或疫情結束后申請完善規劃、用地等手續。
持續做好土地供應保障工作
對于此前以掛牌方式出讓且疫情期間仍在公告的重點產業項目及總部項目用地,只有一家競買單位的,在充分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可繼續組織出讓。對于其他需以集中拍賣方式出讓的用地,可根據疫情實際情況中止或延期出讓;疫情期間確需按公告時間出讓的,應制定防控預案并經批準后實施。
對疫情防控相關的能源供應、交通物流、醫療資源、生態環境等建設項目,需開展土地整備工作但尚未納入土地整備年度計劃的,可先行實施土地整備工作,并給予整備資金保障。在疫情結束后再完善相應土地整備計劃申報手續。
調整建設項目履約監管工作
在建設項目審批上,通知指出,對疫情防控相關的能源供應、交通物流、醫療資源、生態環境等建設項目辦理規劃、用地手續的,提高審批效率,按照“深圳90”時限要求,確保在最短時間內辦結。此外,疫情防控期間暫不開展建設項目(含城市更新項目)實地履約巡查。對于受疫情影響未能按期交地、動工、竣工的,疫情持續期間不計入違約期。
暫停受理涉野生動物相關行政許可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防控期間,深圳暫停受理獵捕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的行政許可;暫停受理國家保護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出售、購買、利用、運輸的行政許可。
推行不動產登記網上在線服務
疫情期間,深圳將加強線上業務辦理服務保障,企業和群眾可選擇在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官方網站、“深圳不動產登記”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在線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在線繳費、信息查詢、預售備案結果查詢、不動產登記與水電氣聯動辦理、“24小時不打烊”咨詢服務等業務。如確有必要來不動產登記服務廳的,需提前在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的官方網站、公眾號以及“粵省事”“i深圳”等在線平臺進行預約,盡量減少在服務廳停留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