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深圳新聞 > 圖片深圳 > 

街坊“察”市場助力新農貿建設 菜市場好不好由街坊團說了算

2020-01-10 18:03來源:深圳新聞網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月10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林玟珊)農貿市場是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要消費場所,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今年底深圳全部農貿市場將完成升級改,任務繁重,2019年11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深圳新聞網推出《街坊“察”市場》直播欄目,宣傳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成效,有效督促各區推動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近日,在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召開的全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推進會上,深圳市副市長黃敏表示,2020年將發動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繼續組織《街坊“察”市場》等欄目,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區居民作為街坊團實地查看改造后的農貿市場,讓市民群眾檢驗升級改造成效。


升級改造前的清湖農批市場。

升級改造后的清湖農批市場。

94家農貿市場完成升級改造

首創計量作弊實時預警防止缺斤少兩

作為重大民生和食安工程之一,2019年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領導下,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誠信平安市場”為契機,各部門緊密合作,齊心協力全力推動,全市涌現出一批改造升級的示范市場。目前,深圳全市共有農貿市場358家,其中94家已完成升級改造,舊貌換新顏,計劃2020年底完成全部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

據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介紹,深圳現已有10個區完成標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9個區的標桿市場安裝了智能秤并接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智慧計量監管系統,尤其是龍華區,已經完成全部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鹽田區標桿市場已改造完工,預計2020年1月中旬配置智能秤;深汕特別合作區標桿市場正在施工,預計2020年3月上旬可以完成改造;正在升級改造30家,準備關閉或轉行16家,納入舊城改造56家,還有162家農貿市場需要進行升級改造。


智慧農貿管理系統。

打造透明執法“金子招牌” 

農貿市場好不好由街坊團說了算

深圳市正在推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作為市政府重大民生和食安工程之一,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攻破各種現實難題,牽頭打造“顏值與智慧”并存的農貿市場。為宣傳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成效,樹立典型,督促各區推動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街坊“察”市場》直播欄目橫空出世。

《街坊“察”市場》欄目,通過直播、短視頻、市民互動、稿件報道、深度調查等多種形式,向市民全方位無死角地展示每個農貿市場的“本貌”,打造透明執法的“金子招牌”。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網友、市民代表組建“街坊團”走進農貿市場,通過多期監督報道,樹立正面農貿市場形象,督促各農貿市場積極整改。

2019年《街坊“察”市場》總共播出10期,共邀請了60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網友代表和居民代表積極參與,先后走進了光明、福田、寶安、龍華、南山、龍崗、羅湖、鹽田等區的農貿市場,充分體驗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后的全新面貌,讓消費者、市場、政府部門共同參與互動,形成合力,共同推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


智慧監管系統。

現場打分街坊團給十大農貿市場均打分良好以上

2019年《街坊“察”市場》走進的十大農貿市場分別為:光明區光明農貿市場、福田區華富北街市、寶安區黃田市場、龍華區清湖農批市場、南山區南山市場、龍崗區橫崗第一市場、羅湖區惠民街市黃貝分店、龍華區共和農批市場、惠民街市福華店、鹽田區廣北肉菜市場。

每期查看完農貿市場后,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網友、市民代表組成的街坊團都會給該市場的升級改造結果進行評分。從“街坊團”打分情況來看,10個農貿市場的得分均在23分以上(含23分,其中總分為30分),情況屬于良好。參與街坊團的各區居民,基本都為本區的市場打出5分的滿分。對改造前的“臟亂差市場搖身一變為改造后的“智慧市場”“放心市場”,市民紛紛豎起大拇指。


升級改造后的華富北街市。

鄺兵:《街坊“察”市場》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共建共享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鄺兵在參加《街坊“察”市場》第四期直播報道時指出,農貿市場是市民群眾消費密集地,與民生福祉密切相關,《街坊“察”市場》欄目,作為政府與市民群眾橋梁,緊密聯系政府與市場、市民的關系,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網友、居民作為街坊團實地看菜市場改造效果是否符合市民需要,同時提供建議,做得好的可以供其他市場借鑒,做得不好的可以通過建議得到改善,對商戶和經營者有引導作用,可防止升級改造走回頭路。

“《街坊‘察’市場》欄目搭建平臺聯系各方,讓消費者、市場、政府部門共同參與互動,形成合力,有助于食品安全共治、共建、共享格局的構建。此外,農貿市場升級改造要以讓市民感受到真正的便利為目的,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要科學有效,順利推進,讓市民真正感受到良好食品安全所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鄺兵表示。


第一期街坊團現場打分。

街坊團第四期現場打分。

市人大代表點贊欄目

評價農貿市場升級改造:“顛覆、規范化、放心”

走進升級改造后的市場,改變讓人眼前一亮。

深圳市人大代表陳錦花用三個詞來形容升級改造后的華富北街市:顛覆、規范化、放心。“該市場顛覆了我原來對菜市場的印象。”陳錦花表示,升級改造后的華富北街市干凈明亮,管理也很規范智慧化。

深圳市人大代表孫小荔點贊升級改造后的清湖農批市場。“清湖農批市場的智慧系統與市場監管部門實時互聯,實時監督,可避免缺斤短兩,整體做得較好;看著市場升級改造后,來這里購物的市民,臉上洋溢著笑容,這也是深圳構建幸福生活幸福城市的一種成效的體現。”孫小荔說道。

在光明農貿市場附近住了幾十年的老街坊代表劉月泉激動地對記者表示,對升級改造后的光明農貿市場太滿意了。“我1984年就來深圳了,看著光明農貿市場從最初的鐵皮房變成干凈整潔的綜合場所,沒有了臭味,地面也不滑了,真的比以前好太多了。”劉月泉開心地說道。

在深圳新聞網直播的后臺,不少網友也留言點贊升級改造后的農貿市場,包括:“看著市場的變化,確實比以前漂亮多了,也沒有臭味,對比超市還是喜歡逛市場。”“街坊好幸福啊,有這么漂亮整潔的市場買菜。”“天啊我身邊的菜市場變得這么好看了嗎?趕緊去打一下卡。”

深圳新聞網網友羊羊形容升級改造后的農貿市場明亮、有序、透明。“我到深圳已經有30多年了,從以前在地上擺攤的年代,到環境臟亂的菜市場,到現在明亮有序的菜市場,做為普通市民和網友,真的感到跨越式的飛躍進步。”


街坊團第三期現場打分。


深網評論:《街坊“察”市場》,亮點是“街坊”


深圳新聞網評論員 王俞

(寫于2019年11月29日)

最近,深圳一檔聚焦農貿市場改造升級的欄目——《《街坊“察”市場》》火了,在日前推出的最新一期直播行動中,由人大代表、網友、社區居民組成的“街坊”代表團來到了升級改造后的清湖農批市場,網友們在直播互動中紛紛留言:“這哪里是菜市場,簡直就是超市。”更有網友調皮地說“滿分100分的話,給99分,少一分怕它驕傲。”

是什么讓一貫“挑剔”的深圳網友如此整齊劃一地為一場直播行動豎起大拇指?誠然,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之后“煥然一新”的結果,肯定是市民們點贊的主要原因。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作為市民交換日用物資的重要場所,農貿市場的規范、整潔事關每一個家庭、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一座安全、便利、可溯源的農貿市場,可以大大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不過,拋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所取得的成績不提,《《街坊“察”市場》》這種“直播+執法”的監督方式,也是讓網友們點贊的加分項之一。

《《街坊“察”市場》》直播欄目,是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深圳新聞網主辦,主要通過組建“街坊團”走進農貿市場,利用全方位、無死角的直播形式展示每個農貿市場的“本貌”,來督促各區推動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截止日前,該直播活動已經開展了4期,先后走進了光明、福田、龍華等區的農貿市場,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筆者認真回看了《《街坊“察”市場》》的前幾期節目,發現整個直播行動中,“察”并非是關鍵詞,“街坊”才是“知識點”。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察”是一個動詞,它直接被作用于行為主體,由誰來主導它才最關鍵。換句話說,怎么“察”只是一個流程性的行為,最重要的還是看誰來“察”,由每天必須來市場買菜的居民和天天跟人民打交道的人大代表當“街坊”,好不好由“街坊”說了算,那網友們哪能不拍手叫好呢?

《《街坊“察”市場》》欄目的推出,跟深圳新聞網的另一檔直播執法欄目《星期三查餐廳》有密不可分的關系。2017年,深圳新聞網聯合深圳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推出“星期三查餐廳”直播執法欄目,創新性地將網絡直播使用在輿論監督報道中,設計出“媒體網絡調查——媒體確認地點——政府執法行動——媒體全程直播——媒體回頭看”工作流程,這與《《街坊“察”市場》》在模式上具有異曲同工之處。這也使得《《街坊“察”市場》》成為繼《星期三查餐廳》之后深圳的又一現象級民生傳播行動,讓深圳“陽光監督”“陽光執法”的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

當然,既然是“直播”監督,那么自然不能遮掩瑕疵之處,只“播”光彩之處,深圳從來都是不是一座拒絕批評的城市。只有這樣,才能讓“直播行動”真正落腳于民生屬性,推動社會進步。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劉曉宇]

新聞評論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 曰韩第一页综合久久道 | 麻豆亚洲福利电影 | 亚洲人成在线电影播放天堂色 | 亚洲午夜福利片 | 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