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觀察 第45期丨微商產品亂象治理亟待社交平臺、監管部門齊發力
2019-12-13 16:13
來源: 深圳新聞網

深網觀察 第45期丨微商產品亂象治理亟待社交平臺、監管部門齊發力

人工智能朗讀:

深圳新聞網評論員 舒文

近日,深圳市民王先生花費數千元買了朋友圈售賣的“降糖神藥”,后經市監部門查處發現,這“神藥”竟是在城中村包裝的“三無”產品。

近年來,“微商”崛起,紅火的同時存在的問題不容小覷。就如微商賣假藥現象,顯然于法不容。這些亂象從根本上來講,一則在于一些微商從業者法律意識淡薄;二則在于消費者的防范意識差;三則是監管的疲軟,這也是重要的一點。尤其是網絡假藥銷售模式正在不斷異化,朋友圈成了銷售“三無”產品的一條隱蔽產業鏈,這勢必給監管帶來挑戰。所以,如何在監管上施力,讓社交電商真正規范起來,亟待引起重視。

在社交平臺方面,2019年3月,微信安全中心發布公告稱,利用微信個人賬號發布“違法違禁品”售賣信息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微信安全團隊將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堅決處理、嚴厲打擊。而早在2016年4月,微信方面就曾發布過《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范》等抑制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平臺圖謀不軌的行為。

然而,移動互聯網時代,作為用戶數已然突破10億的社交平臺,平臺管理團隊如若止步于發布公告等手段,顯然是不夠的。在信息量爆棚的經濟時代,社交平臺顯然是應當擁有較高的技術監控手段及自查自糾能力。作為社交平臺,主動擔起凈化“微商”圈的社會責任,才是對用戶最大的負責。

同時,強化市場監管以及法律法規的完善也是重中之重。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電子商務法》,讓社交電商規范化經營初步實現有法可依。建立涵蓋售前、售中、售后全過程的法律法規也需要引起重視。只有通過法規的完善和全行業共治,才能實現對社交電商平臺有效、全面的管理。于此,相關部門在法規完善上須再給力。此外,監管部門應當盡可能加大打擊力度,融入朋友圈載體,順藤摸瓜,研究微商經營規律,揪出背后非法的產業鏈,將制假、售假據點一窩端,真正意義上從源頭制止假冒偽劣產品流入社交平臺。

對于微商渠道發售非法藥品、違禁類保健品的行為,應當嚴格執法,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從嚴監管。要加強創新型互聯網監管手段、完善保健食品網絡流通規范細則、推動消費類公益民事訴訟、普及藥品銷售相關法律知識、全方位宣傳引導市民在正規銷售渠道購買產品、藥品等方式,讓市民遠離朋友圈“三無”產品。

 

相關鏈接:

視頻:朋友圈降糖“神藥”竟產自城中村!老板:就是三無產品!

慎人!抹了10000多元的法國頂級護膚品,女子臉爛了

男子一口氣買了6萬多瓶“祖傳藥水”,結果......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44期丨“李子柒”詩化生活背后的文化意義

深網觀察 第43期丨這樣的民意“紅包”不妨更多一些

深網觀察 第42期丨網站會員制的重點是服務不是“套路”


[編輯:戰旗]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色偷偷精品免费视频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66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在线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