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深圳要立良法促善治,為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深圳經驗。
12月4日是我國第六個國家憲法日,12月1日至7日是全國憲法宣傳周,“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今年全國憲法宣傳周的主題。
國家憲法日前夕,憲法宣傳周活動在深圳密集開展。深圳市法治宣傳教育星級基地推廣活動舉行,為全市首批22個法治宣傳教育星級基地揭牌;深圳市司法局發布《深圳市法治宣傳教育星級基地地圖(2019版)》,方便市民前往參觀學習打卡;福田區人民法院開展“法官進校園之好法官講好故事”宣傳活動,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法治的種子;由以案釋法、媒體傳播、網格普法、社區法律顧問等11支專業普法宣傳團(隊)組成光明區普法聯盟正式成立,旨在打造“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普法聯動大格局……一系列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增強了國家憲法日的儀式感,讓憲法鮮活起來、親切起來,走進市民群眾的生活里、心坎里。
法者,治之端也。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形同虛設。當人民群眾發自內心地擁護與真誠地信仰憲法,自覺做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憲法的生命力與權威才會充分彰顯。只有將憲法宣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推動憲法意識深入人心,憲法才會從“知識”轉化為“能力”,才能從“精神”轉化為“行動”。開展憲法宣傳、普及憲法知識、增強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推動憲法實施,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性工作,也是國家憲法日與憲法宣傳周承載的重要功能。
法治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骨干工程,法治能力現代化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其中的一個關鍵,就是要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深圳40年的高速發展,最重要的密碼,一個是創新,另一個就是法治。《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賦予深圳“五大戰略定位”,其中之一就是“法治城市示范”,足以證明深圳的法治之路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并被寄予厚望。
著力打造法治城市示范,深圳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定不移把全面學習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新水平。在法治建設方面,擁有經濟特區立法權是深圳的最大優勢。中央鼓勵深圳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在遵循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基本原則前提下,允許深圳立足改革創新實踐需要,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也就是說,立法變通是有邊界與底線的,即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基本原則。深圳要在遵循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捍衛憲法最高權威、維護國家法治統一的原則下,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立良法促善治,為建設法治國家開展有益探索,為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深圳經驗。(■深圳特區報首席評論員姚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