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最近表示,最高檢將繼續對司法解釋進行全面清理,對涉及民營企業的不平等規定依法一律予以廢止。這樣的表態受到各界廣泛關注。
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私營經濟對GDP的貢獻率高達60%以上,并且為城鄉居民提供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吸納了70%以上的農村轉移勞動力,最近幾年新增的就業崗位90%來自民營企業。眼下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復雜,在這個時候,民營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也需要更多的鼓勵和信心。
去年,一篇題為《中國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離場》的網文廣為流傳,但隨即受到各方的批駁,思辨過后,人們對于民營經濟的重要性有了更充分的認識。
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曾談到,“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應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寫入了憲法、黨章,這是不會變的,也是不能變的。任何否定、懷疑、動搖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所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這番鏗鏘之音,讓民營企業吃了定心丸。
對于深圳而言,民營企業一直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以來,民營經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目前,在深圳1.12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有80%以上是以民營為主體的中小企業,包括華為、騰訊等響當當的企業都是民營,它們在深圳城市的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是為什么深圳多年來全力改善營商環境、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原因之一。
民營企業要發展,需要好的營商環境,也需要良好的法治環境。在寬松有序、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之下,民營企業才能夠茁壯成長,國民經濟才能夠蓬勃發展。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