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市教育局發布消息,擬從2022年起,把游泳列入為深圳中考體育必考項目——即從“中長跑(800米[女]和1000米[男]”增加為“中長跑(800米[女]和1000米[男]”和“100米游泳(不限泳姿)”二選一,增加了游泳選項。消息一出引發熱議。場地少、滿分標準接近國家三級運動員標準、難度大、家長和孩子都需投入巨大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諸多原因使得游泳項目備受冷落。
2017年,深圳首次將游泳納入選考項目,數據顯示,報考人數寥寥無幾。隔壁廣州的情況也是如此,2017年廣州體育中考增加游泳項目,也是必選科目二選一,報考人數并不多。將游泳納入中考必選項之中,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現實原因迫使家長和孩子的選擇幾乎“一邊倒”,不能不令人擔憂這樣的考試改革是否最終會鎩羽而歸。
教育部門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有多少場地可供孩子們使用、有能力提供游泳場地的學校有多少?盤活游泳這一項目,需要怎么樣的制度設計?孩子繁重的學業之余能分配到的課堂訓練時間有多少?配套建設缺一不可,否則這樣的討論則一點意義也沒有。
培訓市場瞄準政策時機摩拳擦掌,而家長和孩子則焦頭爛額,這顯然是背離初衷的。要真正實現改變,跳出紙上的白紙黑字,還需要培育游泳項目能夠成長的土壤,若要真正落地,避免游泳選項成為“雞肋”,還得解決基礎設施的困境。(梁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