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統計局7月29日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深圳經濟運行數據。初步核算并經廣東省統計局核定,2019年上半年深圳生產總值12133.9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4%,排名全省21個城市之首。
深圳上半年GDP成績單碩果累累,這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交出的一份高質量發展答卷,是全市上下落實中央“六穩”目標交出的一份穩增長答卷,是深圳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增強核心引擎功能的改革答卷。
近期,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賦予深圳新的使命擔當。深圳經過30多年發展,目前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深圳通過自主創新,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從深圳速度轉向深圳質量,從資源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交出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發展答卷。以今年上半年深圳外貿出口結構比例看,上半年,深圳出口高技術機電產品包括集成電路產品為5815.7億元,同期,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850.1億元。從中可以看出高技術出口產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6倍,經濟增長格局中,內需成為決定力量,創新驅動真正發揮了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
今年國際市場面臨多種不確定性挑戰,深圳決策層提早研判,提早決策,務實部署,全鏈條服務。深圳實施系列政策,實行高水平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資促進機制,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環境。世界500強等外資搶灘,利用外資總額再度攀升。今年上半年深圳密集出臺保增長穩預期政策舉措,從數千億元專項資金馳援上市實體企業,到減稅降費提速助推企業轉型,從盤活產業空間和推出人才房,到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成本。以中國平安、招商銀行、華為為代表的本土世界500強和財富500強企業排名再次靠前,彰顯總部經濟的深圳力量。經過宏觀微觀互動發力,深圳經濟發展總體保持穩中向好,穩中向強的態勢。
深圳緊扣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速,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交出優質發展的改革答卷。以前海為例,今年上半年,前海各項經濟主要指標以30%以上的速度保持高質量高速度發展。前海蛇口自貿片區4年推出442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43項在全國復制推廣,制度創新“前海模式”叫響全國。前海提出三年期的“企業歸巢”行動計劃正在升溫,聚集高端產業鏈價值鏈。資料顯示,今年1-5月,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新增注冊企業6971家,累計達到17.36萬家。(本報評論員 黃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