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廉價的燙染藥水,美容美發店還涉嫌一次多用。在體驗時發型師一再強調,藥水一旦開封就會進空氣,一瓶用完中途不能更換。但是實際體驗時,記者發現瓶中的燙染藥水并不是滿的。待記者離開后,發型師將用過的燙染藥水保留下來繼續使用。
小編說
花了五萬多做淋巴排毒,毒沒排走效果差,退卡沒標準;毛巾拖地再給顧客擦頭,衛生沒標準;店員角色扮演推銷辦卡,服務沒標準;780元燙頭項目成本僅2塊多,收費沒標準。
這種沒標準,最終導致顧客的消費權益受到侵害,因而演變成為欺詐性消費。有糾紛怎么辦呢?能賴就賴,賴不了換老板換名字。
美容美發行業太過急功近利的經營思路,無疑是殺雞取卵,最終透支消費者的信任。歸根結底還是應該盡快建立規范和標準,引入餐飲行業的微笑評分等級,讓有任何標準的顧客,都可以放心的去,滿意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