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次日復診要重新掛號?如此體驗市民有話說
看病要先掛號
這是基本的就診程序
可是看一次病要掛好幾次號
這就很折騰人了
龍崗的徐先生為了給妻子治療腿傷
在掛號的事情上
真是折騰得夠嗆
為了給腳受傷的妻子找一個權威醫生,家住龍崗的徐先生提前一周在網上花了50元,預約了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羅湖院區,4月13號早上8點的專家號,為此,在當天早上6點半徐先生就和妻子出門了。
徐先生說,到了醫院專家只是簡單看了幾眼,就讓他們去做核磁共振。徐先生說,醫生提出拍核磁共振的建議,他們是欣然接受的。萬萬沒想到的是,做核磁共振的病人大排長龍,排到徐先生妻子的時候已經是晚上8點半。拍完了核磁共振,專家醫生早已經下了班。
專家號難再掛
無奈掛普通門診
徐先生本想再掛個14號的專家號,不料當天給他妻子看病的專家第二天休息,其他專家近幾天也都沒號。無奈之下,徐先生只能選擇再花25元,掛普通門診。徐先生不理解的是,核磁共振結果是普通醫生看的,藥也是普通醫生開的,那么原先花50元掛的專家號,不就等于白掛了嗎?
那么,徐先生的遭遇是個案嗎?記者隨后前往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羅湖院區了解情況,醫院走道里,擠滿了候診的患者。在急診科顯眼的位置,醫院張貼了溫馨提示,“掛號當天有效,第二天以后看化驗報告和檢查結果時需重新掛號”,掛號處的護士也表示,第二天重新掛號是醫院的硬性規定。
多數患者要拍片
上午候診晚上才排到
記者觀察發現,患者大多數手上都拿有核磁共振的片子,在拍核磁共振科室門口更是人頭攢動,分診窗口的護士告訴記者,當天上午的患者大部分都需要排到晚上。一些就診的患者說,現在不是很嚴重的傷痛,醫生基本都建議看核磁共振,患者為求心安也會聽從醫生的建議,造成了核磁共振科室患者爆滿的情況,而這一點也得到了分診窗口護士的證實。
護士:醫生只看當天結果
第二天請重新掛號
根據醫院的規定,當天化驗報告和檢查結果可以直接找醫生問診,而不需要重新掛號排隊,然而一旦到第二天就必須重新掛號。記者調查發現,核磁共振拍完之后,患者需要等候一個半到兩個小時才能拿到結果,而醫生是5點半下班。也就是說,下午4點以后拍核磁共振的患者,基本就要第二天問診了。
徐先生認為,自己掛了專家號,也按醫生要求拍了核磁共振,但專家當天根本沒看過核磁共振的檢查結果,第二天只能掛普通門診號,他不明白,拍核磁共振的人多而耽誤了當天問診時間,這是現實存在的客觀問題,為什么要讓患者來買單呢?
徐先生為妻子看腳傷
雖然是折騰了點
專家號變成了普通號
但是起碼這病還看成了
可是家住羅湖
73歲的黃女士就沒那么幸運了
她看牙需要至少要掛5次號
然而第二個號就死活掛不上了
假牙松動就診后拔除
黃女士今年73歲,為了方便吃東西,在幾年前就裝上假牙。可是在前段時間,假牙出現了松動,有脫落的跡象,還造成原生牙齒疼痛。黃女士自己不會掛號,就讓六年級的孫女幫忙,預約4月12號到深圳市人民醫院二門診的口腔修復科就診。到醫院拍完片子一看,醫生發現黃女士牙齒毛病還不少,原來的假牙已經不能用了。
在黃女士看來,牙齒壞了該拔就拔,有炎癥了就消炎,這應該是一個療程的事兒。可是醫生卻告知,這拔牙、消炎都不歸口腔修復科管,要分別重新掛口腔外科和口腔內科的號。口腔外科拔牙,口腔內科消炎。黃女士仔細一算,發現在一個口腔中心里面走完一個流程,重新安好假牙,至少得掛5次號。
假牙拔了
卻掛不上口腔外科的就診號
黃女士說,她一個老人家不會網上掛號,這些都是孫女給她弄的。對她來說,5次掛號雖然麻煩了點,多花點掛號錢,但能治好牙也心甘情愿。可問題是,孫女告訴她,口腔外科至今都沒掛上號。也就是說,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才到第二步,口腔外科就沒號了,接下來的消炎、做假牙根本就沒法進行。
治了一半的牙影響生活
黃女士向記者訴苦,醫生取掉她的假牙之后,又沒辦法盡快按上,這給她的晚年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現在沒有假牙吃不了東西不說,拔牙的傷口還疼,加上之前原生牙的疼痛,原本是想盡快解決牙口問題,沒想到病越看越多。
護士:大科室里分小科室
每次移步要重新掛號
記者隨后來到深圳市人民醫院二門診口腔醫學中心,掛號窗口的護士向記者證實,修復科醫生如果給黃女士這樣的診療流程,那么她就需要掛多個科室的號才能完成診療,而且目前口腔外科確實很難預約上。
口腔外科的另外一名護士表示,在口腔中心大科里面有很多小科,不同科室職責不同,并不接受轉診。護士看了病例之后表示,黃女士除了正畸科外,口腔科的所有科室都要掛一遍,如果黃阿姨按照醫生開的看診流程,就算掛號五六次都未必能看好。
掛上號才能看診
掛不上只能苦等
截止到發稿,73歲的黃女士仍然沒有排上號,昨天她特意跑了一趟醫院,以為能夠現場拿個號,掛號窗口的護士告訴她,不接受現場掛號。
我們前面說的這兩個案例
都是重復掛號
不過又有所不同
黃女士是同一個科室多次掛號
徐先生是同一個治療
就因為結果要等到第二天
就必須重新掛號
我們將視線放大到全市
這兩種現象是個案
還是普遍現象呢?
北大醫院:牙科分工細
記者走訪了市內多家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的口腔醫學中心跟深圳市人民醫院二門診的設置一樣,把口腔醫學中心劃分成為一個大科室,大科室內又劃分了小的科室,每個科室的分工不同,擅長的領域不一樣,因此像黃女士的情況也是要分別掛號的。
港大醫院:牙科門診
各科室不分家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口腔門診就不一樣了,牙科門診的護士表示,他們醫院的口腔門診的醫生都是全科醫生,外科和內科沒有分開,如果一個醫生解決不了病情,他可以安排轉診。像黃女士的情況在港大醫院,只需要掛號一次。
掛號當日有效
并非個別案例
與口腔科的特殊性不同,普通門診掛號當日有效已經成了醫院的慣例。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的消化內科門診,分診臺的護士告訴記者,昨天掛了專家號,但拍片的結果醫生沒來的及看就下班了,今天來找醫生問診開藥,需要重新掛號。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同樣規定,掛號票當日有效,次日需要重新掛號。記者注意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掛號費是100元,比其他醫院要高,如果化驗報告和檢查結果需要第二天問診,不管是不是同一個醫生,都需要花100元再重新掛一次號。
醫生可看結果
系統無法開藥
記者調查發現,有些醫生愿意幫患者看昨天的檢查結構,不過同樣不能完成診療。記者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請醫生幫忙看看昨天拍的片子,醫生爽快地答應了。醫生也表示,雖然他答應不用掛號幫忙看結果,但是如果患者需要用藥,不掛號系統里就沒有對應的名字。
新規則新規定?
顯然這是醫院在系統里設置了當日有效的掛號單,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定呢?記者獲取了一份醫院內部通知,通知顯示,2018年6月1日起,深圳衛計委對深圳市內綜合公立醫院統一實施新的門診治療人次定義和統計,有掛號流水,同一日內,同一病人,同一科室完成的診療人次統計為一個門診人次。因此,沒有任何費用產生或者未在當日繳費的患者不計為有效診療人次。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特別要求,非當日復診,見醫生看報告的患者,須重新繳納掛號費。
第一現場記者
編輯:何嘉
審核:史昱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