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新聞>圳見>

“不脫帽”“不更名”彰顯辦學理性

條評論立即評論

“不脫帽”“不更名”彰顯辦學理性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政策關口繼續嚴守,表明“升級”“升格”將遭遇制度的剛性。但不可否認,之所以將相關政策再三重申,還在于某些學校教育發展理念不夠端正,“心結”難解,需要經常念念“緊箍咒”。

政策關口繼續嚴守,表明“升級”“升格”將遭遇制度的剛性。但不可否認,之所以將相關政策再三重申,還在于某些學校教育發展理念不夠端正,“心結”難解,需要經常念念“緊箍咒”。

4月10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關于開展《廣東省高等學校設置“十三五”規劃》中期調整工作的函,為未來2年廣東省高等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做好規劃,提出“特色學校不變為綜合學校,專科高職學校不升為普通本科學校,職教體系學校不轉為普教體系學校”等六方面基本原則。

2017年2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其中明確規定:“十三五”時期,繼續堅持高等職業學校原則上不升格為本科學校,不與本科學校合并,也不更名為高等專科學校的基本政策。隨后,2019年3月,廣東省教育廳下發了《關于編制省高等學校設置“十三五”規劃有關問題的通知》,對貫徹落實“十三五”規劃和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進行了細化。此次中期調整工作,把握“總體穩定、小調微調”的思路,對設置規劃進行小幅微調,原則上不作大的調整,既有一定的靈活性,也顯示出了政策的嚴肅性、延續性。對于高等學校設置工作中貪多求大、“升格熱”、“更名熱”等不良現象,繼續“澆冷水”,進一步打消了某些持觀望態度學校的“非分之想”,促使他們尊重辦學規律,保持應有的冷靜與理性,安心將學校辦得更加富有特色,辦成職教體系學校里的名校!

政策關口繼續嚴守,表明“升級”“升格”將遭遇制度的剛性。但不可否認,之所以將相關政策再三重申,還在于某些學校教育發展理念不夠端正,“心結”難解,需要經常念念“緊箍咒”。某些學校總想著學校名稱一換、規格一提,即便不能脫胎換骨,也能名聲大振了。一旦有了這樣的“心結”,就容易陷入辦學的誤區。特色學校失去了特色,實際上無異于買櫝還珠,定位發生了偏差,比較優勢就有可能不復存在,虛有其名又有何益?綜合實力沒到,強行升格則是拔苗助長,而不斷地更名,容易引起認知混亂之外,還可能為天下人笑。網上曾流行個段子,說某考生先是考上了某地醫學院,不甘心,復讀重考,第二年考上了某省醫科大學,結果發現還是那所醫學院,又發奮復讀一年,考入名氣看上去更大的西部某醫科大學,結果還是那所大學更名了!

雖然是個蘊含著諷刺意味的段子,但濃郁的魔幻現實氣息,直指高等學校設置中的浮躁病灶。此次廣東高校設置新動作中,特別提出:要嚴格規范校名使用。繼續堅持農林、師范類院校“不脫帽”,體育、藝術類院校不更名大學的政策要求;堅持“不使用所在城市以外地域命名,非省政府舉辦的學校不以省域命名,已使用所在城市命名的學校不變更為省域命名”的基本原則,避免引發社會認知混淆、校名爭議或侵權。做出如此有針對性的規定,顯然是對癥下藥,引導科學定位、各安其位、內涵發展、辦出特色。

浮躁固然是辦學中的一種病,但還須認識到的是,特色學校、專科高職學校急于“升級”“升格”的焦慮中,內涵著一種“自卑”的心理。毋庸諱言,戴著農林、師范類學校的“帽子”,招生可能會有些困難;而專科高職學校升本無望,也容易令考生打退堂鼓。這種狀況的改變,不能指望“變身”“更名”,而是一方面要加大宣傳教育,另一方面要增強政策扶持力度,扭轉對這些學科、學校的偏見,同時提高相關職業的待遇與地位,增進社會對他們的認可。(深圳特區報評論員趙強)

[責任編輯:施冰冰]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动漫第一页 | 日本一区二区亚洲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 | 在线免费午夜国产网站 | 日本乱辈伦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