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門的開支緊一點,經濟的活力與潛力就會大一些。政府部門財政支出的減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企業等實體經濟的加法。
今年,深圳將對部門新增一般性項目經費一律壓減5%,年度預算執行中還將再壓減會議費的20%、壓減“三公”經費預算的3%……1月14日,深圳市財政委員會召開新聞通氣會,向新聞媒體介紹了深圳2018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9年市本級預算安排情況。
深圳把“錢袋子”收得這么緊,不知道的可能會以為是財政收入下降了,其實不然。2018年深圳轄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9102.4億元,平均每平方公里產出財稅收入4.6億元,繼續在全國大中城市中居于首位;與轄區經濟發展直接相關的稅收實現5880億元、增長7.5%,與GDP基本保持同步;地方財政收入中稅收占比穩定在80%以上,達到82%,高于全國地方級和全省平均水平……可以說2018年,深圳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減稅降費決策部署,實現財政收入規模質量雙提升,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但即便如此,深圳還是打算要在2019年過緊日子,對公共財政支出精打細算,一減再減。成由勤儉敗由奢,這一方面體現出深圳財政勤儉持家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另一方面也展示出深圳居安思危的清醒認識。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深圳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憂患意識不可少。政府部門的開支緊一點,經濟的活力與潛力就會大一些。
政府部門財政支出的減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企業等實體經濟的加法。2018年,深圳財政主動出擊,為全市企業降成本超過1400億元。2019年,深圳政府部門財政支出的“錢袋子”收緊,為更大力度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減稅降費決策部署騰挪出了空間。為了加大力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深圳已統籌資金55億元,并提前將2019年中小企業扶持政策落實資金撥付到位,將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規模從20億元擴大到50億元,融資擔保基金到位資金從5億元擴大到30億元。此外,市政府出資組建的50億元天使母基金正式啟動運作,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天使類項目,助力深圳打造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
可以看到,深圳財政在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等方面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做好公共財政的加減法,從長遠與全局來看,是積極財政,也是聰明財政的應有之舉。 (深圳特區報評論員趙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