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百城見證:改革開放的力量 > 見證 > 長沙 > 

星城巨變⑤丨垃圾分類看“望城模式” 城鄉有新面貌還有新時尚

2018-11-28 16:44來源:星辰在線

(視頻。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廖斌攝制。)

星辰在線11月27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邊潤鵬 廖斌)“現在每家每戶都發放了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桶,菜葉子、煤灰就地處理,不進桶。我負責百余戶人家,兩天上門收一次垃圾。”清晨,龍唐村保潔員楊少強駕駛著電動三輪車挨家挨戶上門收取農戶生活垃圾,他邊收邊告訴星辰全媒體記者,“不可回收的,我就收集好放到密封式垃圾箱,由轉運公司每天運走;可回收的我就進行分類,再集中運到我們白箬鋪鎮分揀回收總站進行處理。”

(龍唐村保潔員楊少強正挨家挨戶上門收取生活垃圾。)

(白箬鋪鎮分揀回收總站的工作人員正對村里轉運來的垃圾進行分類。)

除了收垃圾外,楊少強還要在他負責的片區進行垃圾分類工作宣講,所以,對于垃圾分類帶來的好處他也感受最深,“以前是垃圾亂堆、蚊蟲亂飛,現在這些現象沒了,看我們屋前院后 環境多好。大家的環保意識也提高了,我們的工作量也少了。”

過去,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方式是簡易填埋和露天焚燒,極易產生污染。為實現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按照“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因地制宜”的思路,望城積極探索“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實施、全民參與”的垃圾分類工作模式, 全區垃圾分類平均減量40%以上。2017年6月,望城區首批入選全國“農村垃圾分類減量和資源化利用示范區”,這一垃圾分類“望城模式”,還被作為全省乃至全國垃圾治理的參考范本進行推廣。

“實行垃圾分類減量后,居住環境、衛生條件大為改觀,老百姓的滿意率達到百分之百!” 白箬鋪鎮鎮長夏岳峰介紹,2017年3月開始,鎮上全面推行垃圾分類減量,拆除敞口垃圾池1800余座,清除陳年垃圾500多噸,將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兩個垃圾桶分發到每家每戶,按照“賣一點、漚一點、運一點、埋一點、收一點”,引導老百姓進行一、二次分類,然后通過專業公司對不能處理的危廢垃圾實行集中處置,有效實現垃圾處理全覆蓋。

(潤和紫郡小區道路邊顯眼的三色垃圾桶。)

(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帶動小區居民學習和參與垃圾分類。)

(潤和紫郡小區分揀人員正熟練地進行垃圾分類處理。圖片均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廖斌/攝。)

不只是農村有了新變化,城區社區垃圾分類減量法同樣得到推廣并取得成效。當星辰全媒體記者一行來到黃都港社區潤和紫郡時,小區里正縈繞著垃圾分類的廣播聲音,老黨員羅漢才說,“每天早中晚三次廣播,我們都快可以背出來了”。不僅如此,小區路邊紅、黃、綠三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外顯眼,其中黃色的“易腐垃圾”桶更甚。“城市垃圾治理重點就在于容易腐爛的餐廚垃圾,我們也對此精準施策。”

在這其中,“黨建引領、群眾參與”是一大特色,小區黨支部書記羅漢才每天清晨與小區分揀人員一起,逐一查看每棟垃圾投放情況和保潔員分揀情況,然后組織學生、黨員和物業管家對樓棟進行挨個的上門宣傳和易腐垃圾桶的發放。“目前,小區業主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達到了90%,參與率也高達70%!同時,我們小區還建立了垃圾分類積分模式,比如投放一袋餐廚垃圾可計8分,業主可以通過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易腐垃圾分類投放獲得分類積分,用來兌換食用油、大米等生活必需品。”這一積分創新方式,使居民在家門口解鎖了“新時尚”,讓垃圾分類“有利可圖”。

望城區愛衛辦主任謝孟說,目前,全區14個鎮街全面開展了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共籌建了鎮級垃圾分類回收總站6個,97個涉農村(社區)已基本實現垃圾分類減量全覆蓋。“2019年我們將進一步壓實責任,進一步提高老百姓知曉率、參與率,通過系列活動和考評,爭取在農村地區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讓城市社區垃圾分類覆蓋率超過80%。”

[責任編輯:鄭曉鵬]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99九九精品久久久久齐齐 | 免费激情小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日本一区国产 | 色五月激情五月五月婷婷 | 日本一本之道高清不卡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