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中心屋頂抬高了十幾米 城市仿真系統深藏功與名
無論站在哪個角度俯瞰深圳市中心區,人們第一眼看到的是獨具特色的市民中心,它飄逸輕盈的屋頂極富動感,沒有圍墻的市政府辦公樓,突破了國內行政機關深宅大院的傳統。
關于市民中心大鵬展翅的屋頂,還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市民中心的建筑體量特別大,屋頂的尺寸到底合不合適,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當時的深圳建設者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用300多個紅藍氣球勾勒出市民中心屋頂輪廓線。
深圳城市規劃的幕后英雄——城市仿真系統就此亮相。
為什么城市規劃需要建仿真系統?在規劃圖紙上,市民中心的建筑有500多米長,經過方案調整后,現在也有450米長。這樣一個巨型建筑放在市中心是否可行,跟周圍的環境以及深南大道的關系怎么樣,設計師、規劃專家和以及深圳市領導心里都沒底。
這個時候,深圳市中心區開發建設辦公室提出,建“城市仿真”把握建筑尺度。1998年,他們從香港請來公司建了一個仿真系統,把中心區現有的建筑模型都放進去,把將要規劃的建筑模型也放進去,市民中心在電腦里呈現出來。
對市民中心的方案做了仿真之后,規劃者們發現,問題大了。
如果按照原來設計的高度建起來的話,市民中心的屋頂正好壓在蓮花山頂上。龐大的屋頂像帽子一樣蓋在山頂上,景窗效果不好。規劃者試著在仿真系統里,將市民中心的屋頂抬高十幾米,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
“可以說,仿真系統的應用為深圳的中心區規劃建設避免了一個大的敗筆。我們當時在福田中心區的思路非常清楚,我們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陳一新說。
此后,深圳自行開發建設了一套城市仿真系統,這在全國亦是首例。該系統不斷改進升級,至今仍在深圳的城市規劃建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凡是深圳重大的工程,都會放在系統里進行模擬演示。
老照片:1994年從深南路新洲路立交東望福田中心區
來源:《城建豐碑——城市道路與橋梁》深圳市城市建設投資發展公司編輯(1995年3月)
福田中心區這一大片土地在1999年6月29日還是待開發狀態
粉紅色建筑是紅荔路邊上的中銀花園(陳一新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