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隨著居民消費習慣的改變,各種第三方網絡購票網站逐漸興起,這在不同程度上給大家帶來一些便利。然而,風險經常隱藏在不易覺察的地方。
圖片來源網絡
5月7日,深圳市民王先生通過“去哪兒”網訂購了一張ZH9320次航班的機票,該次航班從鄭州開往深圳。訂購的價格為1390元(機票1340元、燃油附加費50元)。然而,5月8日王先生到鄭州機場打印機票行程單時,發現行程單票面價格為1200元(機票1150元、燃油附加費50元),詢問深航柜臺,售票員說機票價格為實價,讓王先生咨詢訂票方是怎么回事。
“去哪兒”網的訂購價(網友提供的手機截圖)
實際機票價格(網友提供的收據)
王先生聯系“去哪兒”官網,客服解釋說是價格出錯,提出退還王先生機票差價。追問出錯理由,只回復是代理商搞錯了。
據王先生透露,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2015年某次在去哪兒網訂機票時同樣遇到訂票價格與實際機票價格不符的情況,但上一次因為太匆忙,加之差額不多,就沒放在心上。時隔一年多,再次遇到這樣的情況,王先生驚覺可能這并非偶然了,這才投訴并聯系到媒體。
“如果不是打印行程單,并且記得自己之前的訂購價,我根本沒法知道自己多付了190元,相信我不是第一個遇到這種狀況的人,也不是最后一個”,王先生表示非常氣憤。
記者聯系到“去哪兒”網負責人員,對方解釋訂票價格與實際價格不符,是因為代理商給出的價格不一致,而“去哪兒”網審核人員沒有留意到。表示會進一步加強監管,并對王先生作出一定賠償,也會對代理商進行處罰。
第三方網絡購票平臺缺乏有效的監管,個人網上訂購一定要多加留意,權益受到侵犯時要及時投訴。也希望相關部門加強對第三方購票平臺的規范,創造放心的網絡購票環境。(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