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肖朋生:由“蒸發理論”引發的教育思考
2021-11-19 10:07
來源: 深圳新聞網

師說|肖朋生:由“蒸發理論”引發的教育思考

人工智能朗讀:

編者按:從物理學科中的蒸發理論,到學生教育,你以為相差很遠,肖朋生卻饒有興趣,引發了自己關于教育的思考。(聲明: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立場。)】

由“蒸發理論”引發的教育思考

肖朋生

自然現象中,發生在液體表面的汽化現象,叫蒸發,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蒸發過程液體需要從外界吸收能量。

從物理微觀解釋來說,蒸發現象就是液體分子從液面離去的過程,因為組成液體的大量分子都在不停地作無規則運動,每個分子的運動能量都不相同,那些動能大的分子就有可能克服液面引力,脫穎而出,成為空中自由的分子。物理研究表明,液體蒸發得快慢與液體的溫度、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性和液體表面的面積有關,液體溫度越高,空氣流動越快和表面面積越大,蒸發就越快。

用類比思維,如果我們把液體蒸發過程當做是教育過程,把一盆液體視作為一個學校,液體內的每一個分子比作學校內的每一個學生,那么,每一個分子的脫穎而出,就是學生的成才和成功。我們讓學生成長和成功的教育就是要像讓液體蒸發一樣,盡量越多越好,越快越好。怎么做到呢?可以類比影響蒸發快慢的三個因素,即,提高溫度就是激發內驅力和興趣;增強流動性就是創設優良的外部條件;增大面積就是拓展學生的特長和出路。

如果學校和學生具備了這三個因素,脫穎而出的成才成功就水到渠成了。

一、提高溫度就是激發內驅力和興趣

液體分子之所以能夠被蒸發,就是因為每個分子都在運動,有動能,動能大的就先出來,

也就是先成才先成功,提高溫度,是增加了所有分子的動能,出來得更快更多,溫度低的液體里面的分子也是在運動的,也有動能,稍大動能的也會先出來,先成才成功,但是要慢些少些。說明只要分子在運動,有動能,就會有蒸發,就會有改變,我們當然希望液體的溫度高些,這樣,蒸發得快和多,也就是學生成才成功得越快和越多。學校和教師如果研究探素出如何激發學生內驅力、提高學習的興趣和給予好的思維方法及鍛造持久的意志品質,就能夠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其內生動能就會增大,并助其快速成才成功。

二、增強流動性就是創設優良的外部條件

有了內部的動能,就有了脫穎而出的基礎,如果外部條件優良,又能使其更快更多的分子被蒸發。對學校和學生也是一樣,同樣的學生,同樣具有了內驅力和興趣及方法,如果學校和班級及家庭的外部環境更加優良,其成才成功當然也就更快更多了。

而這個外部條件包括辦學理念是否適合可操,學校管理是否規范嚴謹,家庭成員是否和睦親近,學校環境是否優美舒適,教學設施是否齊全適用,班級集體是否團結向上,教師教學是否敬業精業,德育引領是否具體正向,學業評價是否多元鼓勵,等等,值得校長、班主任、教師和家長一起思考、研究和努力。

三、增大面積就是拓展學生的特長和出路

液體表面面積增大,是為了給更多的液體分子脫穎而出的機會和出路。作為教育,也要創造類似的條件,給更多學生成才成功的機會和出路。而這些條件是什么呢?我認為,就是要拓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增多技能特長,探素適合不同基礎不同特長和不同層次孩子的求學和職業需求,讓他們在升學、就業和創業的方向有更多的選擇和向往。

所以,學校真的要開好社團活動,每個教師都有義務和責任開設適合學生成長和成才的社團拓展課程,真正讓學生在學有余力時還學有特長,也為學習上力不從心或習性不良的學生提供時空,在感興趣的領域有所特長和突破及向往,為將來的就業及職業的選擇與發展增添信心和資本。社會、政府、企業和圖書館及博物館等也要為學校和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觀和學習實踐的便利與優惠,讓孩子們有機會有條件充分與社會和自然親近和交流,走出校園,增長見識,拓寬眼界,促進其更有自主性和創造性。

當然,對于高、初中學生,學校可以適當進行生涯規劃引領,通過家長創業和打拼的現身說法,通過成功人士的講座啟發,通過學生自己的自我認識和規劃,激發孩子們“心中有目標,眼中有榜樣,手中有任務,做中有思維”。

總之,學校教育或者學校的教研課題應該聚焦在如何保障和優化學生成才成功的外部條件、內生動力和出路拓展,當學校把三者有主次的有研究的整體融合得好的時候,一個快速而全面“蒸發”的教育效果就自然顯現出來了。

[編輯:曹園芳]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天天看天天在线精品 |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永久免费 | 婷婷5月色综合色综合 | 免费午夜国产视频 |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二区360偷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