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20年4月14日訊 誰說只有理工科的科研成果才能成為擊潰病毒的“炮彈”?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深圳各高校的人文社科、藝術類師生也在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或通過專業調研,為復工復產出謀劃策;或通過課題研究,為政策出臺貢獻智慧;或通過藝術加工,讓抗疫科普更加通俗易懂……文科戰疫,同樣給力!
搞調研,我們是認真的
在科技戰“疫”中,深圳大學的文科專業也毫不遜色,充分發揮了人文社會科學對疫情防控的作用。疫情期間,深大社科部組織申報了“重大疫情防控情境下干部擔當作為的激勵機制研究”“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成年感染者愈后居家體能康復訓練方法研究”等課題。
日前,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與社會金融研究中心抗擊新冠疫情調研小組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研,梳理出深圳中小微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專家團隊提出了5點建議:階段性出臺政策、推動政策落地、減免債務、探索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中小企業振興債券、適當增加重要節日假期天數、彌補疫情期間未實現的消費,在疫情結束后推動經濟恢復,實現穩步增長。專家們的調研貼近企業實際,反映企業心聲,為復工復產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數據支撐。
提建議,我們是專業的
一場疫情,考驗的不僅僅是城市的醫療水平,更折射出城市的綜合治理能力。疫情期間,深大城市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文教授在光明網理論頻道發表了題為《抗“疫”助推城市治理現代化》的專論。他提出,一是堅持“政治”要求,提升現代城市的組織引領能力;二要堅持“法治”要求,提升現代城市的依法管理能力;三要堅持“共治”要求,提升現代城市的協同治理能力;四要堅持“智治”要求,提升現代城市的科技支撐能力。
該如何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日前,哈工大(深圳)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周豫受深圳市南山區發展和改革局委托,帶領課題組奮戰在抗疫科研戰場上,及時完成了《南山區2020年第一、第二季度經濟形勢受疫情影響分析和應對措施建議》。
做宣傳,我們是優秀的
在疫情發展較為嚴峻的時期,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了《深圳市民新冠肺炎調查》的相關調查報告。報告反映深圳市民對新冠肺炎的高度知曉、積極態度和充分預防,旨在為政府機構繼續保持疫情防控信息的公開、透明、及時性提供參考;同時呼吁市民理性防護,關注如何在做好防控疫情的措施下逐漸引導市民恢復生產生活狀態。這份報告里,也有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的功勞。疫情期間,深大傳播學院通過微信迅速集結近200名學生加入宣傳工作,并分為平面設計、視頻制作、手機交互3個小組。僅3天時間,傳播學院宣傳工作組即完成第一期百余件作品,此后又有抗疫科普歌曲、H5互動科普作品等豐富多樣的宣傳物料面世,為科普戰疫助了一臂之力。
深圳大學兩位95后優秀學子戴鵬鵬、劉瑩瑩就是科普戰疫的典型代表。他倆曾是深圳大學師范學院2013級美術系同窗,戴鵬鵬本科畢業后創辦了樂畫美術機構,劉瑩瑩則保研繼續在大學深造。日前,他們受邀參與中國首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青少年心理調適讀本《戴好你的心理“口罩”——公共衛生事件下的青少年心理調適》美術插圖創作。經過一個多星期不分晝夜伏案創作,完成30余幅精美插圖的任務。(吳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