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行業資訊頻道>教育>聚焦 >

第三屆“深水杯”全國大學生給排水創新大賽落幕

第三屆“深水杯”全國大學生給排水創新大賽落幕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為期一天半的第三屆“深水杯”全國大學生給排水科技創新大賽,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舉行。

獲獎團隊與評委合影。

安徽建筑大學項目“基于納米改性蜂巢石的分散式污水一體化處理裝置”。

哈爾濱工業大學參賽項目“智能精準采樣器”。

劉昀和她的團隊

晶報2019年11月11日訊 11月10日-11日,為期一天半的第三屆“深水杯”全國大學生給排水科技創新大賽,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舉行。來自全國84所高校800多名師生,帶著各自在給排水相關領域的159項創新科研作品齊齊亮相,展示其作為在校本科生的創新投入和熱情。最終,70位學子收獲個人獎項,84個團隊收獲團隊獎項,他們可獲得獎金共計21.5萬元。

“深水杯”全國大學生給排水科技創新大賽是面向全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在校本科生的課外競賽活動,該活動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中國城鎮給水排水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華中科技大學承辦,哈爾濱工業大學、武漢大學協辦。

作為目前全國給排水專業里規模最大、最有特色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本屆科技創新大賽共吸引來自清華、同濟、天津、武漢、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84所高等院校參與,收到159項體現國內給排水專業創新實力的參賽方案和設備作品,參賽學生逾800名。

這些充滿創造力、科技感的作品和方案,涵蓋市政給排水處理技術研究與創新、建筑給排水工程、污泥處理與資源化、特色海綿城市規劃和建設、智慧水務關鍵技術與管理、黑臭水體治理關鍵技術、水資源綜合管理與保護等領域。

根據賽程安排,這159個創新技術方案和創新技術裝置主要參選創新大賽團體獎;依托知識競賽方式,還評選出了知識競賽個人獎等獎項。在為期一天半的激烈比拼后,大賽共評出個人獎(含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40名)、團體獎(含特等獎3個、一等獎9個、二等獎24個、三等獎48個),并另設最佳風采獎(6個)、最佳組織獎(5個)。他們將獲得共計21.5萬元獎金。

其中武漢大學的“建筑排水特殊配件模擬及測試系統”、同濟大學的“基于無人機平臺和深度學習的藻類預警與控制”、山東建筑大學的“碧源—村鎮污水實用技術”等3個項目斬獲團體特等獎;山東建筑大學程文君等10名選手榮獲個人一等獎;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山東建筑大學、武漢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獲最佳組織獎。

參賽作品:

安徽建筑大學

“分散式污水一體化處理裝置”

安徽建筑大學今年是首次參賽,大三本科生仇善博帶隊的參賽作品為“基于納米改性蜂巢石的分散式污水一體化處理裝置”。

據介紹,該系統分為三大系統,污水經過厭氧池,耗氧池及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流出,出水水質可達到地表Ⅳ類水標準。智能管理系統還能通過多探頭的在線監測系統,達到遠程控制的效果,降低運營成本。該設備已經在安徽省好幾個地區進行示范工程應用,污水處理成本每噸只需0.9元。

哈爾濱工業大學“智能精準采樣器”

哈爾濱工業大學今年共派出三支隊伍參賽,參賽作品之一的采樣器,是在常規采樣中加入了水質檢測探頭,可實現采樣和檢測的同步進行,這類采樣器可用于黑臭水體監測等領域。

賽事點評:

深水環境治理工作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關,難度也極高,亟需更多兼具創新精神和人文關懷的給排水專業青年人才投身這一偉大事業。深圳水務集團將繼續支持、推動這一全國性賽事越辦越好,使之成為一個促進行業協會、高校、企業的互動交流及激發在校大學生參與“雙創”實踐的良好平臺,以此深化產學研結合工作,為水務行業創新發展賦能,為城市建設和民生幸福貢獻力量。

——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何春華

獲獎團隊:

華中科技大學:

“一種基于AIE性質

的汞離子檢測試劑及檢測方法”

華中科技大學劉昀團隊項目收獲了團體一等獎的榮譽,她和團隊伙伴掩飾不住激動。她告訴記者,這項檢測方法主要是針對汞離子的檢測方法的探討和研究。

她解釋說,因為汞離子具有毒性,甲基化更是會增強毒性,在以往的檢測方法滿足不了實際需要的前提下,她關注到AIE材料的研究,這是一種具備“越聚集越發光”特性的材料。當不良溶劑中聚集或者濃度升高發生聚集時,傳統熒光材料會失去熒光效應,但AIE材料反而會發生聚集,其熒光強度會發生增強。在固態和高濃度時更是高度敏感,具有很好的檢出效應。所以他們關注到AIE材料對離子的響應,就想到將其引入水環境監測領域,用于水體中汞離子的檢測。他們還認為,未來通過不同種類AIE材料的研制,檢測范圍還可以擴大至各種金屬離子、陰離子以及簡單有機物的檢測。

雖然獲得一等獎興奮是必然的,但她非常感謝自己的團隊,原來她所在的團隊主要由8名同學組成,兩位大三,其他都是大四。因為選題是自己選的,但其中探討和研究離不開伙伴們的幫助,尤其是大四面臨考研壓力的同學,依然忙中抽空參與項目。同時,兄弟院系的幫忙也不可或缺,比如需要拍攝熒光現象照片時,因為沒有紫外分析儀,也不方便外借設備,化學學院的同學非常幫忙,幫她留下了珍貴的照片影像。她還向記者坦言,頭一次參加這類大賽,與來自全國84所高校的159個項目同場競技,看到了其他同專業同齡人的參賽項目,直觀地了解他們的研究思路和想法,受益匪淺。(晶報記者 鄧媛/文、圖


[責任編輯:潘寶儀]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一区 | 五月天综合久久久 | 亚洲综合色国产综合 | 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丝袜 |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精品 | 在线香蕉y亚洲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