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報4月2日訊 從考古節目中萌生科創靈感、從城中村環境透視心理偏差……3月29日至31日,由廣東省教育廳、科技廳、科協和團省委主辦的“第三十四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圓滿閉幕,深圳市福田中學科創隊共獲得四項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三個單項獎及輔導員獎一項。其中,巫岱澤的發明項目作為全深圳唯一送全國賽項目,將代表廣東省參加“第三十四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這是福田區學生創新項目歷史上首次晉級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本次比賽福田中學取得全省參賽學校高中組最好成績,更榮膺深圳學校參加歷屆省創新大賽最好成績。
其中,學校高二科創班巫岱澤的《基于蛇形運動大角度轉彎的智能巡檢作業平臺》、林煒泓的《摘椰修枝機器人》、黃藍的《基于互聯網+的課堂輔助系統終端》獲得創新類金獎;葉泓靖的《基于高光譜的智能流動連續監測水質的研究》,徐梵玉、榮正澤、楊欣的《無人機對人體安全隱患的調查與探究》獲得創新類銀獎;楊桓、楊晨、廖涌濤、詹丁俊同學的《過密人口城中村環境對青少年心理偏差的影響》獲得科技實踐活動類一等獎;巫岱澤獲得“智王星科技英才獎”和“中瑞創客獎”,黃藍同學獲得“華園卓越獎”等單項獎;輔導老師趙曉東獲得“廣東省十佳科技輔導員”榮譽稱號。
“項目的發現是因為觀看地理考古節目,其中地洞結構復雜大小不一,尤其在轉彎處彎道十分多變,偵測很麻煩。”巫岱澤表示他的作品可以說是一種新概念的機器人,是一臺可以遠程電腦(同時近距離可以使用遙控器)操控,適用于軍事、大型工業、考古管道(洞穴),未來本項目將完成全智能化,自主變徑、自主探測,可以偵測后直接后臺繪制3D模型,不用人工再次建模。(記者 張穎 通訊員 趙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