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方案
注重培養多元文化素養
歐洲各國試圖將多元文化融入師范教育課程,讓師范生更好地為多元歐盟做準備。在教學過程中,各國培養師范生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語言能力,幫助其樹立關于種族、權力和公平的正確價值觀,使其成長為“文化中介者”。
在德國,不萊梅大學、奧爾登堡大學、多特蒙德大學和吉森大學聯合組建專業支持網絡,幫助師范生在文化多元的課堂環境中實施教學,法蘭克福大學多樣性和教學發展問題工作組則專注于研究性學習;芬蘭的奧盧大學在其學位課程中專門開設“跨文化教師教育”課程;奧地利的維也納大學和格拉茨大學開設的國際碩士課程,則為師范生提供赴境外學習和接觸多元文化的機會;在愛沙尼亞,塔林大學和塔爾圖大學的英才中心為師范生提供包容性學習方法的指導。該國政府制定的《教師教育2016-2020行動計劃》強調教師和師范教育工作者的多元文化素養在課堂、教學、班級管理方面的重要性,該國塔爾圖大學的師范教育工作者須在碩士或博士階段至少完成一門相關課程。
入職引導
助力師范生有效適應
多元文化環境
歐盟各國紛紛推出各具特色的入職引導項目,以助力師范畢業生積極且有效地適應今后工作中的多元文化環境,即一方面理解并尊重移民學生日常行為的社會、文化和語言背景,另一方面教會具有移民背景的學生適應多語言和多文化身份。
在希臘,入職引導提供為期4個月的必修培訓課程,包括跨文化教育,對象是那些即將跨入移民背景學生占高比例的課堂中授課的師范畢業生;愛爾蘭的師范生入職引導具有強制性,鼓勵各地各校推出校本引導模式,使入職引導能更精準地服務于那些移民學生比例較高的學校及其預備教師。
此外,有些歐盟國家針對在原籍國家已接受師范教育或已獲取教師資格證書的移民實施教師招聘,并配套入職引導課程。例如,荷蘭實施的“移動教育者”項目為在原籍國家已接受師范教育或已獲取教師資格證書的敘利亞難民進入教師行業提供入職引導,允許他們經過培訓后在難民中心教書。(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