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12月28日訊(記者 朱琳 通訊員 金橋 李華鳳)近期,我國首部專業、系統、規范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正式實施,為推動形成全鏈條反詐和全社會防詐的打防管控格局提供全面法治保障。一直以來,廣發信用卡在打擊金融行業電信網絡詐騙方面主動作為,協助公安機關阻斷電信網絡詐騙資金轉移鏈條,挽回大量資金損失,積極履行著國有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不斷攀升,案件頻發。數據顯示,2021年,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4.1萬余起。2022年,隨著疫情防控工作深入開展,電信網絡詐騙“涉疫”花樣不斷翻新,詐騙分子的行騙理由也從密接排查、核酸檢測結果查詢、流調,演變為購買口罩、防疫特效藥、領取居家隔離補貼和防疫物資等。層出不窮的新型詐騙雖具有迷惑性,但本質上詐騙分子還是通過索要受害人個人和卡片信息竊取錢財。對此,廣發信用卡反欺詐專家提醒消費者,當接到“疾控中心”“藥物研究機構”“快遞客服”等電話時,要注意甄別真偽;牢記正規業務辦理只會就業務進行溝通,不會通過發送不明鏈接或要求下載不明文件、APP等索要個人、銀行卡信息;如果不幸受騙,應盡快向銀行反饋、掛失銀行卡并向公安機關報案。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十八條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對銀行賬戶、支付賬戶及支付結算服務加強監測,建立完善符合電信網絡詐騙活動特征的異常賬戶和可疑交易監測機制。目前,廣發信用卡已成立涉詐涉賭防控工作專項團隊,為客戶爭分奪秒攔截詐騙損失。針對電信詐騙手法快速多變的特點,廣發信用卡堅持“以快制快、以變應變”的工作方向,分析、歸納最新涉案賬戶的交易特征,通過實時風控部署上線多條預警識別規則,并與各地公安機關反詐中心加強互動,掌握最新案件手法變化。2022年11月15日,廣發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通過預警識別規則發現一張卡片交易異常:短時間內卡片出現溢繳款并快速轉出,但被規則成功命中并自動止付攔截,凍結涉案損失8萬余元。后來經與客戶及當地反詐中心確認,證實該卡為電信詐騙涉案信用卡。受害人劉先生因被騙資金部分被成功凍結未被轉移,對廣發信用卡精準有效的風險防控工作贊譽有加。11月以來,廣發信用卡共計攔截300多張涉賭涉詐風險卡片,攔截金額超39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