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光大銀行堅定秉承金融報國之心,在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等方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購精彩電商平臺、農民工工資保函、供應鏈金融等一系列創新產品和服務,在戰“疫”之路中持續助力普惠金融,為維護經濟社會穩定提供堅強有力的金融護航。
支持抗疫企業,助推復工復產
光大銀行調動全行力量,集中優勢資源,對抗擊疫情醫療保障和生活保障相關企業累計投放資金超950億元,對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四大受困行業累計投放資金超1500億元,中小微企業臨時性延期還本135.19億元、臨時性延期付息9.03億元,境外機構通過內外聯動,為境內企業提供低成本跨境融資113.91億元;推出“陽光本草”系列金融服務方案,為中醫藥行業全產業鏈客戶提供現金管理、供應鏈融資、普惠金融、信用卡等八大類優質金融服務;科技賦能線上服務,通過“開戶意愿遠程視頻”核實等方式,讓企業足不出戶快速辦理開戶結算等業務。
光大銀行及時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部署,上下一心、多措并舉,為保障貧困地區農民、農民工及小微企業推出多項扶持措施,支持國家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助農惠農,服務民生
受疫情影響,許多地區面臨農產品滯銷難題。為防止農民因疫返貧,光大銀行采用“銀行+電商+互聯網+扶貧”模式,通過自身打造的“光大購精彩電商平臺”廣泛開展消費扶貧,為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的農產品拓寬銷售渠道。
“疫情期間市場關了,我的富硒黑籽花生眼瞅賣不出去,幸好有光大銀行的電商平臺解決了我的困難。我賣個成本價,讓大家都嘗嘗我的花生,絕對綠色無污染!”湖南省新田縣花生種植戶劉艷高興地說。
“不為名不為利,就怕農戶因疫返貧掉了隊。”截至6月末,該平臺已累計幫助12個省份46個國家級貧困縣開拓扶貧新路徑,累計銷售扶貧商品61.33萬件,銷售額5213萬元,鋪就了一條在疫情期間防反貧的特色之路。
農民工是城市建設必不可少的中堅力量。為緩解疫情期間企業的生產資金壓力,保障農民工按時、足量拿到工資,光大銀行推出了“陽光薪”農民工工資金融綜合服務,下設“陽光薪保函”“陽光薪資寶”“陽光眾匠卡”三項產品,通過結合自身金融科技優勢,實現了線上開保函、線上代發工資以及線上“云開卡”的便捷服務,安心保障企業的“資金池”到工人的“錢袋子”。
截至6月末,光大銀行已通過該服務為遍布全國的上千家企業提供了超過16億元的農民工工資擔保,累計代發農民工工資總額超9億元,惠及了數以萬計的農民工兄弟。
支持小微,助力全供應鏈融資紓困
疫情沖擊下,產業鏈環環相扣的生產經營局面陷入困境,眾多小微企業面臨著資金斷裂的生死考驗。光大銀行圍繞“陽光貿易金融云”和“陽光普惠金融云”兩大創新服務模式,為產業鏈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小微企業提供全流程供應鏈金融服務,保障產業鏈資金暢通。此外,還推出了“鏈計劃”“微計劃”和“信計劃”,借助線上服務、流量場景、數據運用方面的有效支撐,打造普惠金融生態鏈項目,為批量受困小微企業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線上金融服務。
2019年,光大銀行以“打造一流財富管理銀行”為愿景,以“價值創造”為工作重心,在經濟、社會、治理和環境四個維度全面發力,持續深化價值創造內涵,效果顯著。
當年,該行以支持實體經經濟發展為己任,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區域表內外授信余額1.25萬億元,同比增長21.86%;雄安分行開業,成為第一家進駐雄安新區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二級分行;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推進沿線機構布局,以大資產業務協調機制為平臺,為相關項目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貸款余額5004.82億元,同比增長10.7%;民營企業表內貸款增速、授信客戶數均高于全行增速;涉農貸款余額3416.05億元,同比增長10.1%。城鎮化建設貸款余額1532億元,新增投入237.8億元;陽光年金“三十連中”全國職業年金基金托管人,為養老事業保駕護航,托管企業年金基金692.73億元,管理企業年金基金個人賬戶76.06萬戶。加快海外布局步伐,悉尼分行開業運營,持續推進“業務走出去”“機構走出去”“影響力走出去”。
致富思源,創造社會價值和治理價值
2019年,光大銀行發揮財富E-SBU排頭兵和主力軍作用,以融促產,以產助融。推進“123+N”數字光大發展體系建設,加強對主流金融科技的研發和應用;云繳費作為中國最大的開放繳費平臺,服務項目數突破7000項,繳費用戶達3.78億戶;累計發行理財產品27萬億元,為投資者創造收益超3300億元;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首家成立理財子公司,光大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在青島揚帆啟航;上線在線實時客戶滿意度評價功能,全行整體客戶滿意度97.5分;廣泛開展金融知識普及宣傳教育活動,覆蓋2868萬人次;連續15年支持“母親水窖”項目,累計惠及群眾近14萬人。
光大銀行還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面推進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和紀律建設,以一流黨建為一流財富管理銀行建設保駕護航。完善公司治理,強化“三會一層”架構;保護中小股東權益,合規開展信息披露。夯實內控合規,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8012份;印發《中國光大銀行采購管理辦法(2019年修訂版)》,進一步強化供應鏈管理。智能風控嚴守監管底線,持續加強業務管理、風險合規、內審監察“三道防線”建設;陽光預警平臺監測資產規模超過2.6萬億元。完善社會責任管理,健全總分行聯動的社會責任管理機制,主動回應利益相關方的關切與訴求。
此外,光大銀行大力推進綠色金融,截至2019年末,綠色貸款余額達906.99億元,同比增長15.69%;強化綠色債券、綠色租賃等多樣化綠色金融工具應用,支持節能環保企業發展。推廣綠色運營,年人均溫室氣體排放總量3.57噸/人,同比下降6.3%;境內39家分行800多家網點上線柜臺業務無紙化,“無廢總部”建設正式啟動。組織多樣化環保志愿活動,將綠色環保理念帶入社區、帶向社會。
責任之行,始于足下。未來,光大銀行將進一步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價值創造能力,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持續深化精準扶貧、公益慈善等社會責任工作,為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健康發展創造光大價值。(樓蓉 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