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01月16日訊 (記者 舒桂林)2019年第一單上市公司債券違約昨日浮出水面——主角竟然是“濃眉大眼”、市值曾經逼近千億元大關的大白馬康得新!上清所昨天下午公告,康得新2018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共計10億元)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構成實質性違約。受連日來的利空影響,在大盤全線收紅的情況下,康得新昨日毫無懸念地跌停,換手率達8.25%。盤后龍虎榜數據顯示,排名前五的機構出逃4.3億元。
昨日上午開盤前,康得新即接連發出2018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及2018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到期兌付存在不確定性的特別風險提示公告,表示自2018年四季度以來,受宏觀金融環境及銷售回款緩慢等諸多因素影響,公司的資金周轉出現暫時性困難,因此上述兩期超短融共計15億元兌付存在不確定性。開盤后,康得新迅速跌停,不過在大盤帶動下,在兩個多小時的交易時段內,其反復打開跌停,換手率不斷攀升,直至尾盤再度被1200萬股賣盤封死跌停。
長期關注康得新的資深投資人士趙寧向記者分析,“盤中之所以不斷打開跌停,主要是主力故意吸引跟風盤,從而達到出貨的目的。康得新作為一只著名的白馬股,至今仍有數十家基金持股,包括匯金等國家隊在內。”
去年三季報賬面上還有200多億資金的康得新,怎么會在短短幾個月之內,淪落到15億元的債務都還不了的地步,以致戴上了2019首單債務違約的不光彩帽子?昨日,各大股票社區幾乎全是一邊倒質疑康得新財務造假,200億元的資金數字是虛構出來的,雪球網友“云巢金融”悲憤地表示,“康得新財務報表上或存有‘三假’,即利潤是假的、現金流是假的、資產負債表也是假的……”
趙寧表示,雖然他也對康得新的財務報表上靚麗的數字將信將疑,“但它們是如何通過會計師以及審計機構審查的?如果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都已經到了完全不可信的地步,那么所謂的價值投資還有什么意義?康得新可不是一般的垃圾股,上市8年股價漲了十多倍,市值接近千億元。”
記者昨天下午撥打了康得新證券辦公室的電話,接電話的人士表示,公司的狀況其實公告里說得很清楚,主要是受去杠桿的大環境影響,導致公司資金鏈出現問題,管理層以及當地政府一直在想方設法加以解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沒有出現重大變化。
康得新是江蘇省張家港市的一家明星企業,在當地可謂舉足輕重,記者了解到,自去年四季度以來,當地政府對公司給予了多方面的扶持,包括引入27億元的紓困資金。而康得新全資子公司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在1月11日給合作伙伴的告知函里稱,公司目前已經制定出確保生產經營與金融市場嚴格區隔開的生產運營方案,由張家港保稅區援順企業服務公司,從即日起代收代付公司相應款項。告知函指出,政府將提供政策和經營資金的協調,保障公司后續穩定、正常的生產經營。據媒體報道,張家港保稅區管委會表示“代收代付”確有此事。
換言之,國資平臺已經設置了防火墻,隔離了康得新的債務風險,接管了其主要子公司的生產運營,以保證公司的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