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來,經營業績和社會聲望的同步攀升,使深圳中行深刻地領悟到:一個企業要獲得長久的發展動力,決不能僅盯住短期經濟效益,而是必須注重社會責任的擔當,這樣才能走得更遠、更好。正如深圳中行行長寧效云所說:“金融機構天然承擔著經濟和社會雙重責任,深圳中行的實踐證明,‘企業公民’是最崇高的榮譽,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是負擔,而是為發展增添‘生產力’。”——此番話語道出深圳中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意義。
仰望星空,光熱相互傳遞的群星共同構筑出浩瀚璀璨的星河;俯首人世,愛意互相傳遞的人群攜手構筑了溫暖和煦的人間。星空因群星璀璨而迷人,人間因為愛的聯結而溫暖。一代代深圳中行人,秉承著“履行社會責任,努力回饋社會”的信念與宗旨,始終與人民同呼吸、與深圳共命運,在改革的春風中,堅守“企業公民”之職責,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重要義務,堅持不懈地致力于社會公益活動,不遺余力奉獻社會,不斷為深圳這座 “愛心之城”添彩。
一份愛心 在遠方播撒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深圳中行涓涓愛心的流淌。40年來,深圳中行在捐資助學、賑災救災、扶貧濟困等多領域積極開展公益慈善活動,用愛心傳遞溫暖,做公益回饋社會,累計向四川汶川、甘肅隴南、西南災區愛心捐款超過400萬元,并在四川、新疆、陜西以及廣東邊遠貧困地區捐資助學,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8年汶川大地震,舉國悲痛,深圳中行眾志成城,迅速反應、全力以赴組織做好抗震救災系列工作。秉持深厚的真摯愛心,全行員工短時間內捐款207萬元。地震發生的第二天下午,深圳中行在深圳市團市委向全市青少年發起的向災區青少年兒童募捐的倡議儀式上捐贈人民幣20萬元,成為深圳市金融機構向災區青少年專項捐贈的第一筆善款。地震過后,深圳中行開展了支援四川災區教育的“牽手一家親”愛心活動,組織各級青年文明號開展對災區孤寡老人、殘疾人群和孤兒“一對一”的幫扶,讓災區人民實實在在體會到來自遠方的愛心。
公益慈善不是比拼捐贈數目,奉獻愛心不是拍照作秀,深圳中行明白,除了財物,施與情感與愛護才是真誠扎實的奉獻。如何將愛心幫扶可持續化,成為常態,深圳中行不斷探索介入、溝通的多種形式。
與深圳市團市委、深圳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成立“深圳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銀行義工支教基金”,用于招募義工支援甘肅災區——隴南和甘南山區的中小學校的教育發展,為災區的教育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開展以慈善為主題的“愛心之旅”貴州行活動,邀請愛心客戶家庭前往貴州黔東南;連續5年支持留守兒童圓夢行動,關注留守兒童成長和心理建設,讓留守兒童到深圳與父母團聚。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中央部屬院校國家助學貸款獨家經辦銀行,深圳中行最早于2003年便開展國家助學貸款業務。截至2017年末,深圳中行累計投放國家助學貸款超4億元,幫助了3萬多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支付學費和生活費,使他們得以順利完成高校學業。
關注教育就是奉獻未來,秉承助學傳統,2016年5月,深圳中行深大校園網點開業,進一步將優質金融服務和更多有益資源帶進校園,體現深圳中行積極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決心。
一次又一次親赴災區,深圳中行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一次又一次愛心奉獻,深圳中行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個企業反哺社會、回饋社會的崇高價值體系;一次又一次傾情關懷,深圳中行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成人為己、成人達己”的企業文化。
一份擔當助力精準脫貧
奉獻愛心是品質的體現,公益慈善是心靈的升華。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已經進入發展新時期,直面發展不均衡的現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精準扶貧戰略的提出,播撒了曙光與希望。黨的十九大報告全面總結了我國脫貧攻堅的偉大歷史成就,提出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展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強決心,指出了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正確方向。
每一個中國人和中國企業都有責任有義務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作為國有大行,中國銀行肩負責任擔當義不容辭。
“授人以魚,更要授之以漁,我們在為對口幫扶的桂林村貧困戶解決燃眉之急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為村民消除貧困的治本之路,三年扶貧攻堅戰,不僅是對村民當下的救助,更要為困難群眾打通致富之路。” 深圳中行行長寧效云表示:“我們既要保質保量完成好精準扶貧任務,更要幫助貧困群眾‘造血’,讓他們有能力自主脫貧。”
2016年5月,深圳中行開始對口幫扶河源市江東新區臨江鎮南部桂林村,深圳中行黨委“舉全行之力扶貧”,不僅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更一年多次探訪到戶,用實際行動詮釋“精準”,用誠摯愛心澆灌希望。
因地制宜,對癥下藥,根據桂林村的實際,深圳中行采取“一戶一策”, 全面制定了到戶脫貧三年扶貧規劃,啟動具有桂林村特色的精準扶貧“五個一批”戰略——通過產業扶貧穩定脫貧一批、一戶一策勤勞致富一批、致富帶頭人帶動一批、政策兜底幫助一批、教育幫扶重點扶持一批。
著眼長遠,大力幫扶教育。“我們不能讓貧窮代際傳遞,孩子們需要讀書,要接受公平有質量教育”,去年1月,深圳中行聯合重點客戶在桂林小學的精準扶貧項目——桂林小學標準燈光籃球場竣工并投入使用,球場耗資20萬元,是目前河源市最高標準的燈光籃球場。教學樓配備了全新的課桌椅,并捐贈6套投影儀和4套音響設備。
深圳中行幫助桂林小學設計了“勤奮博學陽光向善”的校訓和校徽,牽頭進行校園規劃,援建小學圖書館,并積極促成桂林小學與深圳市重點小學——深圳小學的兩校共建幫扶。舉辦 “精準扶貧愛心助學”夏令營,邀請深圳中行和新疆中行幫扶村的學生來深,讓他們在參訪活動中增學識、長見識、開眼界、立志向,激發努力學習、勇于擔當、感恩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治窮先治愚,治愚興教育”,從教學條件到孩子的學習機會,深圳中行都在不斷加強扶持力度,通過整合社會教育資源,資金補助、制定激勵機制等方式幫助貧困家庭子女獲得教育,用知識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用智慧創造財富。
銀行作為金融機構,對資金的管理和運用具備專業優勢。在桂林村,深圳中行將金融機構的專業優勢充分發揮。“項目投資分紅”是深圳中行在桂林村嘗試的一種新的扶貧方式,通過杠桿的金融造血功能,讓扶貧資金實現“錢生錢”,讓扶貧款可以維持相對穩定的運轉。目前,全村已實現脫貧56戶177人,桂林村一舉被評定為對口幫扶工作示范村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深圳中行也被評為2016年度扶貧工作優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