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 全民 “買買買”的節奏即將開啟,目測一大波騙子也盯上了大家的“腰包”,年底是電信詐騙的爆發高峰期,大家在瘋狂掃貨的同時,支付安全問題也不能掉以輕心。
為了保護資金安全,防范支付風險,中信銀行為大家梳理了支付安全防護需要牢記的四宗“最”,讓用戶防范支付風險有套路可循,使詐騙無處遁形。
“最”不能忽略,信息泄露危害大
在詐騙事件中,往往大家關心得更多的是詐騙手段,而“最”容易忽略的卻是自己信息的泄露。信息安全主要包含身份證號、銀行卡號、交易密碼和短信驗證碼,這些關鍵信息一旦被詐騙分子竊取,騙子可能會用已有信息,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注冊并開通銀行卡的快捷支付功能來套現,給大家造成巨大損失。
信息泄露危害大,個人信息要“護”好。不要隨意泄露銀行卡號和有效期。注意將身份證與銀行卡分開存放,不要隨意將銀行卡轉借他人,不要到處炫耀。不要將銀行卡的圖像信息隨意上傳至互聯網。要將銀行卡妥善保存,避免盜賊有可乘之機。
此外,銀行卡交易密碼作為守護資金安全的重要屏障,銀行卡密碼設置不要過于簡單,不要使用生日,學號,身份證等信息作為密碼,有多個賬戶盡量不要使用相同的密碼,輸入密碼時一定要注意身后是否有人,登陸網銀時一定要注意網絡環境是否安全,網絡購物時應注意保護好個人隱私,不要輕易將密碼告知他人。
“最”需警惕,網絡支付陷阱多
相比于其他的支付方式,網絡支付已經占到很大的份額,其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尤為受到年輕人的追捧,網絡支付已成為都市年輕人使用最多的支付方式,而網絡支付也成為了詐騙的“重災區”。
為了降低網絡支付的風險,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手機,手機應設置開屏密碼, 不要泄露驗證碼內容。
在WiFi如此便捷的現在,不少人都通過連接WiFi進行支付,當連接到詐騙分子的WiFi時,另一端會竊取你的有效信息,造成資金盜刷。有時詐騙分子會在街邊假扮成銀行員工,以下載送話費為誘惑,推薦用戶下載帶有木馬病毒的手機銀行,當客戶掃描二維碼下載,通過手機銀行app登陸時,賬戶和密碼就會被盜,造成損失;
面對網絡支付陷阱,需要擦亮眼睛,手機銀行請到官方網站進行下載,不連接未經安全認證的WiFi,不隨意掃描二維碼,保障網絡支付安全。
“最”新技術,芯片卡片保安全
現在,依然有不少人使用的是磁條卡,但磁條卡并不利于賬戶安全,在安全方面,磁條卡可復制性較強,對財產威脅較大;在防干擾方面,磁條卡易受外界干擾,和電子產品放在一起,會影響磁條的讀取;
中信銀行全面升級金融IC芯片卡,相較于磁條卡,芯片卡在安全方面表現更為出色,結合密鑰技術和加密算法,有效杜絕虛假交易發生,防止交易信息復制和篡改,除此之外,金融IC卡擁有更長的使用壽命,更大的內存。
“最”強黑科技,刷臉支付更安全
在各種科幻電影中,開門就是依靠酷炫的“人臉識別”功能,觀影群眾們在大呼過癮的同時,也在幻想何時能在現實中看到。
然而,這“最”強黑科技已在中信銀行實現。12月1日,中信銀行手機銀行推出大額轉賬人臉識別功能,為客戶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智能化的移動金融服務。就算詐騙分子可以模仿我的面,難道還能模仿我的臉?
此外,針對手機支付、快捷支付及二維碼支付等用戶熱衷的網絡支付方式,中信銀行已升級安全控件,在網絡支付時,保護密碼不被木馬病毒盜取;當手機銀行綁定設備,用其他設備登錄時,需要短信校驗;在非指定電腦使用網銀時,需要回答已經設置的私密問題,一旦網銀操作資金變動,提供雙重短信提醒,為客戶提供最全面的安全保障。
中信銀行提示您,牢記支付安全四宗“最”,警惕支付風險,提高防騙戰斗值,歡歡喜喜過新年!(通訊員 蔡奕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