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2015年11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平安在京簽署了《促進安全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將組建國內首支安全產業發展投資基金,規模將達1000億元。四方著力在安全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包含產業政策與發展規劃編制、企業扶植與金融服務、產業發展投融資、營造市場生態環境四個方面。
綜合金融助推安全產業發展
現階段,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正處于生產安全事故、職業病等易發、多發的特殊時期,迫切需要安全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盡快形成完善的產業體系,提升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救援保障能力,滿足全社會對安全健康與穩定的新需要。
隨著安全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為了更好地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生、減輕事故災難與自然災害的危害,政府和企業都將逐步增大安全投入,安全產業專用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也將進一步擴大。未來安全產業市場空間廣闊,成長潛力巨大。
按照協議,作為培育和發展安全產業的牽頭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國家安監總局,協調國務院相關部門制定安全產業相關規劃、政策、標準,同時與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平安在安全產業規劃解讀、實施以及項目梳理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在企業扶植與金融服務方面,國家開發銀行與中國平安將為安全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安全裝備推廣應用提供資金支持,為安全產業領域的相關企業提供銀行、保險、信托、證券、基金、資管、期貨、互聯網金融、不動產、第三方支付等綜合性金融服務;
在產業發展投融資方面,四方共同策劃組建的中國安全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將為安全產業發展提供市場化的金融投資平臺。
工信部和安監總局將指導中國安全產業投資基金的發展方向,使之同未來產業政策有機結合。通過產業基金的建立引導,對未來具有明確發展潛力的安全細分領域進行啟蒙。通過配套政策,進行產業培育,從而使對人類安全有益但見效期長的行業能夠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推動整個安全產業發展。
1000億基金促進安全產業創新
安全產業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行業內涵空間廣闊。為促進我國安全產業發展,增強安全保障能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上述基金計劃用于支持重大關鍵技術研發、重大產業創新發展、重大成果產業化、重大應用示范、創新能力建設等。
據了解,該基金擬重點支持安全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新服務業態的發展。通過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安全科技創新體系,著力解決制約我國安全裝備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難題,提升我國安全技術和裝備的整體水平,提高全社會的本質安全水平。
隨著科學技術的大發展,安全產業內部也將受益于傳感器技術、互聯網技術、深度學習等新興技術的普及及應用,從原有的被動防護為主,逐漸轉向至主動管理為主,從單純的勞動防護用具,轉向智能化、全天候跟蹤乃至特殊危險領域的人力替代技術等,這一趨勢符合科技發展的趨勢,也符合人類自身對安全的不懈追求與努力。
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創新
作為安全產業投資基金的參與方,國家開發銀行及其下屬機構的優勢在于從國家層面對戰略性產業提供中長期資金支持,令基金項目推進順暢;作為綜合金融集團的代表,中國平安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遍布全國的全牌照金融網絡,可實施市場化的項目審核標準,為基金投資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本次合作充分發揮了國家開發銀行低成本融資和中國平安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雙重優勢。通過國家政策宏觀引導產業發展需求,完全運用社會資本,以債權投資、股權投資、股債混合投資、低息貸款等多種方式,在合理管控風險的前提下,將為安全產業領域內的科技型企業、中小微企業、國企改革等提供資金,支持危化品生產企業兼并重組,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等問題。
這次四方戰略合作對于深入貫徹落實安全發展理念,不斷提高經濟和社會各行業領域的本質安全水平、防災減災與應急救援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于創新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創新產業發展投融資模式以及創新金融、保險業與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合作模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義。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平安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了簽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