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劇《昭君》主創團隊接受本報記者采訪
深圳商報2019年05月09日訊 (記者 祁琦/文 韓墨/圖)5月10日、11日,由中國歌劇舞劇院、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聯合打造的大型原創民族舞劇《昭君》將在深圳大劇院登場,第15屆深圳文博會藝術節也由此拉開大幕。5月8日下午,《昭君》導演孔德辛、主演唐詩逸,呼和浩特歌劇舞劇院院長曹德功來到深圳,與媒體見面,分享該劇的創作故事。
“一昔王昭君,遠嫁單于去。”在中國,昭君遠嫁的故事家喻戶曉,王昭君也化身為和平的使者,在推動民族團結方面立下不朽功勛。呼和浩特歌劇舞劇院院長曹德功介紹,王昭君作為青城呼和浩特和內蒙古的一張文化名片,是外界了解呼和浩特、了解內蒙古的一個重要途徑。民族舞劇《昭君》邀請了導演孔德辛執導,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于平編劇,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舞蹈家、國家一級演員唐詩逸主演。
舞劇《昭君》曾獲2016年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呼和浩特市“五個一”工程獎,講述了漢元帝時期,為了保邊塞安寧,昭君“請纓赴塞上”,終老塞上、完成和親寧邊使命、促成民族和睦的一段佳話歷程。舞劇在戰爭到和平的沿變發展中刻畫了昭君在面臨無奈與苦楚,各種抉擇之間的種種心路,體現了女性在面對“和親”這一政治行為時的大義與勇氣,從而表現出華夏民族的大愛情懷和家國情懷。
導演孔德辛告訴記者,作為女性導演,此次以女性視角來詮釋“昭君”,創作過程很過癮。“對于昭君這個人物,大家從古代詩詞里更多的是感受到昭君的哀與怨,而在我的理解里,她也是一個小女人。”孔德辛說,全劇刻畫了昭君的果敢勇氣,又從側面展示了溫婉柔情的一面,希望這樣的立體形象能走進觀眾的心里。而在舞蹈肢體的創作上,所有的舞段都服務于人物的塑造。“舞美很簡單,但服裝造型色彩飽滿,以此展現昭君作為四大美女之一的美麗形象。”
舞劇《昭君》契合民族團結精神與各民族和諧發展的愿望,以獨具特色的藝術表現手法傳揚和歌頌中國人民由來已久呼喚和平、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的共同心愿。呼和浩特歌劇舞劇院院長曹德功表示,此次參加深圳文博會藝術節,是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時隔兩年再度參加這項國內最高規格的文化產業盛會,對于傳播草原文化內涵、展示民族藝術魅力、提升青城呼和浩特的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第15屆深圳文博會藝術節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共同主辦,以“薈萃世界經典·弘揚中華文化”為主題,將于5月10日至6月29日在深圳大劇院、深圳音樂廳、深圳保利劇院、南山文體中心劇院舉行,來自17個中外一流藝術團體的1100多位藝術家將在為期50天的時間內,為參加第15屆深圳文博會的中外嘉賓和鵬城觀眾獻上17臺30場精彩絕倫的中外舞臺藝術精品展演,藝術節還將特別呈現16場豐富多彩的周邊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