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絲綢之路兩千年》展覽現場。
?
現場展示的400米長地圖。
5月16日,“海洋文化綜合活動”開幕儀式在蛇口郵輪中心觀海長廊舉行,《海上絲綢之路兩千年》美術作品歐洲巡展同時啟動,昨日開啟的國內預展讓深圳觀眾一睹為快,了解“船文化”的魅力。
該活動由深圳招商蛇口國際郵輪母港有限公司主辦,深圳大學海洋藝術研究中心協辦,由深圳南山區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指導。
當天的亮點之一,是即將于10月8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歐盟議會總部大廳展出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海上絲綢之路兩千年》美術作品歐洲巡展,該展目前在蛇口郵輪母港的4號突堤內進行出國前的國內預展。展覽旨在通過海洋繪畫藝術讓世界了解中國海洋文明,以海洋理論第一人——距今兩千年前戰國的鄒子為畫展的開篇,歷經戰國、秦、漢、三國、隋、唐、宋、元、明、清時期及現代中國;以“海上絲綢之路”、中國航海人物為繪畫核心主題,以歷史事件為創作題材,全景展現中華民族的大航海歷程,啟動了對中國大航海的一次藝術敘事。
據悉,本展覽從深圳起航,在結束歐盟總部的展出后,將繼續在德國、法國、荷蘭等國家進行巡展。
深圳大學海洋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張巖鑫博士作為本次蛇口郵輪母港海洋文化綜合活動的策展人以及《海上絲綢之路兩千年》美術作品歐洲巡展的項目負責人,他表示,文化是一種傳承,也是一種責任的擔當,是新時代的使命,能夠在蛇口郵輪母港這樣一個中國地標性的文化母港,將中國傳承千年的海洋符號以展示展覽的方式帶給深圳市民,這正是“海洋藝術+郵輪碼頭”的創新嘗試,也是深圳面向世界的海洋藝術宣言。海洋文化專家、此次活動的總策劃梁二平介紹說,追尋海上絲綢之路兩千年的歷史是一項的重要的文化傳承和使命擔當。
此次活動以“船文化”為主題,對深圳市15公里濱海長廊終點站觀海長廊進行設計,突出了海洋文化創意理念,成為國內唯一全方位展示從古至今“船帆”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古法造船工藝的重要地標,讓觀者在“船”的時光長廊中感受海洋文明的沿革。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幅400米長、由300余幅國外海洋地圖組成的“中外海洋地圖大地藝術展”鋪陳在地面,讓參觀者在行走中能看到世界海洋歷史的發展變遷。(記者 杜翔翔/文 韓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