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舊稿》
■《杭州西湖昭慶寺結蓮社集》
沉睡房梁數百年的《南岳舊稿》
宋版《南岳舊稿》的出現,造就了一個古籍收藏的傳奇。當它被人們發現時,還沉睡在福建福清縣一座老宅的房梁上。這部書包括南岳舊稿,南岳第一稿、第三稿、第四稿,書中還夾著一張南宋的紙幣“會子”,它是因為翻修老宅而被發現的。這所老宅現在的張姓主人雖然已經在這里住了幾代,但不能確定自己的祖先就是原房的房主。根據房屋的特征分析,這座老宅至少建造于明代之前。是誰建造了這座老宅,是誰將這部古籍特意秘藏在房梁的凹槽中,已經成為無法破解之謎。
該書完整保留宋代蝴蝶裝的工藝,沒有經過后人的改裝,而且保存完整,可以說是典型的浙刻珍本。對于研究宋代圖書史、雕版印刷史等都是一個難得的新物證。其中的《惟揚客舍》,已經失傳800年,這就是《南岳舊稿》的第一首詩:“久作揚州客,愁來未易禁。頗知邊地事,愈動故園心。花譜猶堪續,橋名不可尋。卻疑張祜輩,泉下有新吟。”這首詩在現存的各個劉克莊詩集中都不見,是第一次面世。同時證明了《南岳舊稿》成書于其余諸書之前。
這部書面世后,曾經過國家圖書館專家的鑒定,當時賣家要求國家圖書館出180萬元,而國家圖書館當時僅出了150萬元。僅僅30萬元之差,使得國家圖書館與《南岳舊稿》失之交臂。2006年,這本書出現在拍賣場,最終以450萬元的價格被一位收藏家收藏。2010年,這部書又以560萬元的價格成交。
歷經波折的北宋孤本
現存最早的北宋孤本詩文集《杭州西湖昭慶寺結蓮社集》(以下簡稱《蓮社集》)在北京卓德2015年秋季拍賣中以1610萬元成交,創下單冊中國古籍拍賣世界紀錄,并刷新單冊宋版書最高拍賣紀錄。此書是除佛典外,目前存世最早的北宋刻本,也是最早的詩文集刻本,具有極其珍貴的文獻價值和版本價值,對中國印刷史、書史、版刻史及造紙史的研究亦具有重要意義。此書自南宋以后在中土失傳。千年孤帙,終回故土,國寶重光,重典再現,不啻為書林一大佳話。
專家推測,此書或為高麗王朝高僧義天攜去高麗的。書首右下角的刮洗印痕,經北京大學沈乃文先生考釋為“經筵”二字,是朝鮮李朝(1392年—1910年)宮內經筵之印。高麗太祖王建在宮內設立經筵,為歷代高麗王講解經史,至朝鮮李朝時經筵的地位更高。今所存世的北宋本中有五本鈐有此印,除上述《姓解》《通典》《重廣會史》,還有《新雕入篆說文正字》及《中說》,此五本皆藏日本。《蓮社集》是今知鈐“經筵”印的第六部書,也是唯一確知藏于民間且在中國的一部。明萬歷時期,日本豐臣秀吉兩次率兵侵略朝鮮,皆兵敗,退兵時劫掠了很多朝鮮工匠和物品,其中就包括上述五部書。而《蓮社集》則在兵燹中流落民間,輾轉至今,最終回到故土。
《蓮社集》回歸之后的經歷也堪稱傳奇。該書的第一任主人曾請多位專家鑒定,結果卻大相徑庭,有人認為是一部失傳已久的宋版,有人卻說是高麗翻刻版,這種巨大的反差,讓他的心在天空和沼澤之間來回翻騰,他終于不能忍受了,只想降價早點出手,從180萬元降到150萬元,后來又降到120萬元,之后還在降,越降越沒人敢買。最終以66萬元出手。卓德從第二任主人手中征集到該書后,對該書取樣送至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做了碳十四檢測,經碳十四檢測的結果顯示,其年代下限不晚于北宋晚期。并做了紙張分析,確定紙張為毛竹料與楮皮的混料紙,與傳世的北宋杭州及其周邊地區的用紙成分相符。卓德又舉辦了“宋刻本西湖結蓮社集學術研討會”,會議由中國美術學院博導范景中主持,李致忠、陳先行、方廣锠、沈乃文、辛德勇等專家出席,分別從刻本內容來源、鑒定佐證等方面對此刻本進行剖析,最終一致認定,該書為最早宋刻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