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迅速飆升的報表指數、地鐵站里匆忙的腳步……這座城市無處不在顯示著它的繁華與效率。生活在鋼筋水泥都市的我們,物質的獲得感每一天都在增強,而感知喜悅的能力卻時隱時現。如何重新喚醒城市及城市人的喜悅?此時,藝術成為一劑良藥。
11月15日晚,“喚醒·喜悅”綠景原創藝術展開幕酒會暨主題沙龍在綠景NEO大廈A座一樓舉行。本次由綠景集團、藝術介入機構主辦,深圳客協辦,中國現當代美術文獻研究中心CCAD提供學術支持的活動,旨在借助一場公共原創藝術展覽喚醒深圳人內心的喜悅。
葉興安 綠景集團副總裁
藝術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一直代表的是一種人類對美的不懈追求,是對內心喜悅、內心豐盛的一種喚醒和一種表達。正如趙力先生在策展辭中所說:如果沒有藝術帶來的精喜悅,城市也就如同一片荒漠。
趙力 中央美院教授
歷史的經典作品及現代的原創思考都在提醒我們:只有將目光由外界的追逐收回自身之時,才發現物質從來是外在的形式,內心的豐盈才是喜悅的本質。
鄒明 著名藝術家
喜悅可以是生理的,也可以是心靈的,如果是生理的話就是一種狀態,如果是心理的話,就是一種品質。假如企業文化能和人們溝通,假如藝術能給人們帶來喜悅,我覺得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賈曉鷗 著名藝術家
在體驗過程中我們肯定要駐足、要觀望、要回想,這樣會讓我們的生活慢下來,當整個社會都慢下來,都在追求美好的時候,我相信幸福指數自然會提高。
高孝午 著名藝術家
我們的眼界可以打開,這個時候喜悅真的有了。自己的生活狀態改變之后,思考作品也能找到新的方向。
胡野秋 著名文化學者
當我們在遇到不安、壓力、煩惱、憂愁和痛苦時,不妨看一看“悅悅”那張天使般的笑臉,從另外一個角度、從另一種藝術的世界,與生活對話一定會讓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命、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出席活動的嘉賓有著名文化學者、鳳凰衛視《縱橫中國》總策劃胡野秋,“喚醒·喜悅”綠景原創藝術展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藝術介入聯合創始人趙力,深圳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中國國家畫院都市水墨研究所副秘書長鄒明,青年藝術家、可米生活創始人、“悅悅”設計者賈曉鷗,藝術家、胡潤當代藝術特別貢獻獎獲得者、新加坡首屆國際華人文化周文化與藝術大使、2017《羅博報告》年度藝術家高孝午。另外還有兩位藝術家陳金慶、崔宇也攜作品蒞臨現場。綠景集團副總裁葉興安、綠景集團副總裁呼勇、品牌營銷中心總經理魏苕等代表出席開幕酒會。
文獻展與原創藝術展相得益彰
記者看到,本次展覽文獻展與原創藝術展兩大板塊相得益彰,展出的作品就像一劑心靈催化劑,喚醒著都市人內心的悅動。“悅跡——跨越歷史的經典”文獻展帶觀者穿越歷史的封塵,感受經典藝術文化的動人魅力,品味不同時代背景下的藝術家獨特的傳達喜悅的方式。作品既有西方經典,比如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巴洛克繪畫大師魯本斯的名作《搶劫留西帕斯的女兒》,20世紀大師立體主義代表畢加索的《夢》,也有中國經典,如唐代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明仇英的《漢宮春曉圖》、近代大師吳昌碩的《葫蘆》等。
而原創藝術展部分則邀請了7位創意十足、具有敏銳觀察力的優秀藝術家,通過他們的眼睛折射出我們生活的城市狀態,他們用自己的創造表達出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從不同的角度和場景塑造出感染力極強、充滿喜悅力的作品。
策展人趙力從專業角度對比了東西方藝術的含蓄與直觀等不同方面,肯定了展品在展現喜悅主題上的國際化表達和時代性闡述。
?
賈曉鷗作品《悅悅》。以天使少女為形象的悅悅代表著喜悅,包含著童話的美感,又攜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與希冀。
賈曉鷗作品《祥鹿》。
用藝術去構建一座有情感的城市
賈曉鷗的作品《悅悅》放在展廳中央格外引人注目:一位純潔的天使少女,輕輕踮起腳尖,昂首閉目,擁抱自己,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甜美和自信的笑容,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想象力。賈曉鷗在現場分享了悅悅的設計理念:以天使少女為形象的悅悅代表著喜悅,包含著童話的美感,又攜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與希冀。白色調代表著小女孩獨有的純真、善良與純粹,讓人在無論何時觀賞都能感受到安靜與優雅。干凈利落的短發,在夢幻的氛圍中凸顯出少女的蓬勃朝氣與幸福甜美。
據悉,“悅悅”是綠景集團全新推出的代言形象。“應該讓藝術成為獲取喜悅的動力,因為這與綠景集團一貫堅持的品牌理念不謀而合。接下來,綠景將把藝術上升為企業品牌戰略層面來進行架構,與‘構筑喜悅’的品牌理念高度協同。”綠景集團副總裁葉興安表示:“如果要真正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物理空間的建造僅僅是一個開始,必須注重每一個用戶內心的感受與生活品質以及內心的豐富。”
葉興安透露,明年綠景集團將全面啟動“藝術煥顏計劃”,在綠景未來的產品中,藝術也將成為空間和社區有機的組成部分,用藝術手段去構建一座有情感的城市。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12月15日。
(記者 楊端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