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經營中心頻道>藝術>焦點>

吳昌碩與上海的緣分

吳昌碩與上海的緣分

分享

吳昌碩,原名俊,俊傾,字昌碩,別號缶廬、大龍、苦鐵等,浙江安吉人。“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與任伯年、趙之謙、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大家”?!?/h2>

少年時代因戰亂家破人亡、歷盡人間磨難的吳昌碩直到29歲才正式結婚。之后即走出浙江安吉,隨好友金杰到上海游覽,并與海派書畫早期名家高邕、胡公壽相識結誼。其后又于1873年、1876年多次去過上海。 清末五口通商后,上海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商埠,人稱“十里洋場”。此時,海上藝苑已初現勃興的勢頭,第一代海派書畫家張熊、任熊、趙之謙、任薰、胡公壽、虛谷、任伯年、蒲華等已成氣候,這使吳昌碩頗為向往。但他很清楚自己當時還很難躋身于這個群體,于是他于1882年舉家定居于蘇州城西寒山寺的西畮巷四間樓。

1883年,吳昌碩因赴天津大沽口去上海候輪,拜望了慕名已久的海派書畫翹楚任伯年,兩位大師級人物的第一次晤面。正是這次在任伯年畫室“頤頤草堂”的相晤,吳昌碩“移家海上”的沖動被挑動起來。1887年秋末初冬,正如本文開頭所述,吳昌碩正式攜全家遷往上海,不過很快又將全家撤回蘇州,繼續他的雙城記——在上海蘇州兩地往返。

吳昌碩以近古稀之年齡再次定居上海,來了一場漂亮的逆襲

任伯年曾為吳昌碩做傳世名作《酸寒尉像》,“酸寒”這個詞是準確的,因為吳昌碩的仕途生活狀態一直曲折低迷慘淡灰暗。直到辛亥革命爆發,這個以仕途為正道的臣民才被趕進了死胡同。而與“酸寒”相反的是,此時吳昌碩的藝術卻顯得愈加剛健雄強,壯麗華滋,這為他暮年真正融入上海,爆發出驚人的膽識氣魄,立異標新獨樹一幟夯實了基礎。

1912年初,吳昌碩與上海真正的緣分到了,兒子在上海謀到職位,而大實業家兼革命家畫家王一亭以自己在上海的實力與地位,力邀吳昌碩定居上海,并對吳的藝術作了大力推薦和扶持,從而使吳昌碩很快贏得了上海商界的認可甚至尊崇,書畫潤格不斷攀升,其后還在日本引起轟動。正是在這種情況下,1912年5月,吳昌碩“移家海上”,正式征服了這座光芒四射一線城市,并以此終老。

[責任編輯:倪銘君]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最新日韩中文有码在线 | 欧美亚洲中文高清一 | 自偷自拍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一级a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的a级 | 色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