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經營中心頻道>藝術>焦點>

《羅湖橋》: 藝術要深入生活才能獲得現實滋養

《羅湖橋》: 藝術要深入生活才能獲得現實滋養

分享

廣播劇《羅湖橋》被認為是全景掃描改革開放的歷史畫卷,弘揚了熱愛祖國、走向富強、粵港同心、血濃于水的重大主題作品。

對于《羅湖橋》的選材,劉洋表示,羅湖橋是深圳的地標,既是連接深圳河兩岸歷史與未來的時光橋,也是將粵港一家人血脈相系的民心橋。發生在羅湖橋上的故事,淋漓盡致地體現粵港人民的愛國情懷。

“從隔岸對盼到闔家團圓,《羅湖橋》全景展現了一個普通人家在改革開放的大變局中所經歷的歷史畫卷。”據劉洋介紹,《羅湖橋》共3集,每集30分鐘。10月1日上午10時在飛揚971重播后,再度獲得社會一致好評。很多“老羅湖”人表示,該劇再現“羅湖橋”在深港兩地通關歷史上的獨特意義,是中國人血脈相連的見證。

把握時代脈搏,承擔時代使命,聆聽時代聲音,勇于回答時代課題。這是“五個一工程”獲獎作品最為鮮明的特點,廣播劇《羅湖橋》便是這樣一部佳作。作為導演,劉洋親自參與了廣播劇《羅湖橋》的策劃與創作。他表示,優秀文藝精品必須緊扣時代脈搏,反映時代走向,同時要深入生活才能獲得現實滋養。

他說:“2017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我們作為深圳的文藝和新聞工作者,希望緊扣時代脈搏,抓住重大題材,用廣播劇這種形式來記錄這片熱土上發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通過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典型場景,映射出大時代的洪流所向。”

廣播劇《羅湖橋》劇照。

“藝術要深入生活,深入人民群眾,走到生機勃勃的第一線,才能獲得真正的現實滋養。”劉洋介紹說,在廣播劇《羅湖橋》創作過程中,主創人員深入深港兩地的街巷里弄,走訪故事原型的當事人,多方搜集整理歷史資料,經過反復多次醞釀、策劃、剪裁、取舍,以一橋、一家、一張全家福照片為核心線索,經過脫胎于生活本身的人物塑造和藝術提煉,折射出劇中人物愛家、愛國的樸素情懷。

[責任編輯:倪銘君]
欧美午夜福利視頻,精品久久福利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免视看产,久久免费精品十八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播放 | 在线视频男人的天堂 |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 伊人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另类视频免费看 | 亚洲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